恐怖爆炸後 倫敦居民生活作息很快回復正常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12日報導】(中央社倫敦十二日法新電)假如恐怖份子上週在倫敦發動攻擊的目的,只是想在公共運輸系統中以炸彈殺人,那麼他們的攻擊可以說是成功了。不過假如他們想籍此撒播仇恨與恐懼的種子,他們完全失敗了。



自從本月七日四枚炸彈在地鐵與一輛巴士爆炸,至少炸死五十二人以後,英國首都倫敦許多居民的生活如今已經恢復正常。

恐怖份子在網路上傳播的消息說,這些炸彈攻擊使英國人「在恐懼中戰抖度日」。

這種說法與事實完全不同。這次恐怖攻擊雖然使倫敦居民飽受驚嚇折磨,但是自地鐵中撤出傷患的行動井然有序的進行,公共汽車也很快地回復正常行駛。

爆炸案發生當天,倫敦市中心區幾乎沒有任何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可是大多數的倫敦居民,只是聳聳肩膀,有些人乾脆安步當車步行上下班。

爆炸後次日,倫敦地鐵大部份的路線已經恢復正常行駛,公共汽車則完全恢復正常。

爆炸後第三天,戲院電影院重新開放。第四天時,數萬人聚集在白金漢宮外,參加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週年的紀念典禮。

多位政治評論家指出,倫敦居民對炸彈並不陌生,恐怖份子的炸彈也包括在內。自從一九七○年代起,倫敦就經常受到愛爾蘭共和軍的炸彈攻擊,這個急進的暴力團體要求北愛爾蘭脫離英國獨立。

杜漢大學城市生活專家葛蘭姆指出,倫敦居民對這次血腥攻擊反應比較平穩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爆炸發生在深入地下的地鐵系統中。

葛蘭姆說:「即使到此時,大多數人並沒有看到什麼東西。沒有什麼血腥畫面。暴力攻擊深藏地下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許多血腥行為你幾乎只有靠想像而已。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中,親眼看見的暴力具有極大的震撼力。」

但是倫敦居民在很快恢復正常生活的反應中,也有他們自己輕視暴力攻擊的邏輯。葛蘭姆說:「這反映出倫敦居民有堅強的決心,不讓暴力行為改變這個偉大的城市。暴力攻擊的目的就是製造恐懼,我們決心不讓恐懼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全球化的倫敦市,居民同時說著兩百種不同的語言。」



相關新聞
倫敦遇襲後  法國提議訂定歐盟團結條款
外資驚恐回流 大買台股60億
布萊爾:不會被恐怖行動擊垮
布什:倫敦爆炸突顯反恐戰爭須持續發動攻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