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動物消暑 各有撇步

【大紀元7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世澤╱台北報導〕連日來的高溫,使台北市熱得像一個大蒸籠,不只民眾感到炎熱難受,連市立動物園內的各種動物也不得不尋找消暑的方法,有的躲在水中、有的藏在樹叢中,還有的靠「吃冰」和吹冷氣來享受清涼。

動物園研究員楊健仁表示,因應夏季來臨,園方為增進黑熊行為的豐富化,設計出一套加菜課程,管理員將葡萄、木瓜等嵌在冰塊裡,讓黑熊一顆顆挑出來吃,為了大啖冰涼的甜品,黑熊可是卯足勁又抓又撕又咬的,忙得不得了。

住在恆溫攝氏十五度「冰宮」裡的國王企鵝應該沒有避暑的問題,不過,有些比較怕熱的企鵝還是會各出奇招,企鵝館管理員就發現,有些企鵝會將圓滾滾的身體趴在鋪在鏡子前面的碎冰上,當場變成「冰床」,有些企鵝甚至就「滋、滋」地啃起冰塊,把用來降低館中溫度的碎冰當成「剉冰」來吃。

無尾熊幾乎全天窩在園方為牠準備的冷氣房,室內溫度維持在攝氏廿三度,天氣稍微涼爽時,無尾熊到戶外透透氣,再攤開身體散熱。

至於沒有冰可吃、冰宮可住的動物,還是有「山不轉路轉」的妙方,袋鼠會用舌頭將兩隻手舔得濕濕的來降低溫度;河馬因為水分散失的速度比人類高三至五倍,所以炎熱高溫的白天都躲在水裡面當「潛水艇」,吃飯時才會上岸。

馬來貘會沖水消暑,頑皮又可愛的台灣獼猴則會頻頻跳水嬉戲,非洲象會將沙子或牧草倒在背上遮陽,長鬃山羊是爬山高手,靜止不動的在樹林裡休息,人猿會在山洞裡乘涼或將樹葉放在頭上當洋傘,連耐熱的駱駝都忍不住在地上磨蹭,拒抗炙熱的火舌。管理員的結論是,「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動物似乎也不例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