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人民幣升值效應 資金轉向金融及內需股

標籤:

【大紀元7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錢怡台北二十三日電)中國人民銀行宣布21日起,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外資分析師預期,人民幣長線將持續升值,衝擊在中國設廠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企業,這些企業大部分是電子業,未來熱錢流入亞洲態勢將日益明顯,新台幣也可望升值,金融股及台灣內需概念股、中概股可望因亞洲貨幣升值而受惠。

德意志證券 (Deutsche Bank)認為,人民幣升值帶動其他亞洲貨幣升值、中國購買力增加並擴大向其他國家進口大宗物資,但是中國將減少勞力密集型的商品出口,例如電子用品以及紡織品。人民幣升值可能會導致美國境內通貨膨脹,減少亞洲國家貨幣干預政策,美國國家收益將會增加。

在產業方面,德意志證券表示,在中國境內,航空、汽車、不動產等產業將因此受惠,電子產業、紡織業、化學及基礎原物料等這些以出口導向的產業將受到衝擊,香港觀光產業將因此受惠,因為香港 56%的觀光收益來自中國觀光客。

高盛證券 (Goldman Sachs)表示,中國航空業受惠最多,因為所擁有的美元負債以人民幣的角度來說是負債減少,而因為人民幣升值可望刺激中國向國外購買大宗物資,這些原料及運費都是美金計價,因此散裝或是油輪可能因需求增加而受惠。

高盛表示,儘管散裝貨船運費以美金計價,但是成本也是以美元計價,可以部分抵銷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但對中國貨櫃船產業將有輕微負面影響,貨櫃船產業營運以美元計價,部分成本以美元計價,有匯損疑慮。

人民幣升值效應不只影響中國境內產業,預期人民幣將帶動亞洲其他國家貨幣升值,因此多數東亞的出口商將會面臨自己國家貨幣升值的風險,德意志證券預期印度、墨西哥等國家的勞力密集型產業可望趁機搶佔全球市佔率,出口到中國或是在中國生產銷售內地的跨國性企業將因此受惠,但在中國生產,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將受到衝擊,特別是台灣的企業,其中又以電子業為主。

巴黎證券 (BNP)表示,人民幣升值,科技股是輸家,資產族群無疑是贏家,人民幣升值將會使資產景氣循環達到高峰,新台幣可能也會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受到影響。

巴黎證券認為,以美元為營收單位的公司受衝擊最大,也就是台灣科技股,台灣科技股的成長動力可能會因為匯率問題而抵銷,加上台灣稅制改革造成對股價影響目前尚未反應,預期台股資金將轉向以新台幣計算的資產或是內需概念股,包括金融、資產股等今年以來漲幅較科技股相對落後24%到35%者。

人民幣升值提高廠商在中國生產的成本,致使在中國廣設生產基地的台灣科技廠商因產品出口到美國,獲利受到影響,但高盛證券認為,儘管人民幣升值,全球委外代工的趨勢不會改變,比較世界其他國家,中國還是具有便宜勞動力的優勢,而人民幣升值增加中國對國外的購買力,持續進口原物料,同時促進更多中國人到國外旅遊。

相關新聞
學者:未來數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會大變化
人民幣升值 新台幣勁升3.05角
葛老:中國還會再調整匯價
人民幣升至10% 將重傷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