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力報告出爐 美國會聽證

標籤:

【大紀元7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蕭陽華盛頓DC報道)美國國防部延宕已久的中國軍力報告終于在7月19日出爐﹐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27日舉行聽証﹐審議該報告。

**延宕已久終出爐

據悉報告本應在三月就發佈﹐但因為美國職能部門裡一些親中派的要求﹐報告被要求修改至今﹐恰好趕在中共的朱成虎上將7月15日對外界媒體聲稱“核武”之後幾天就出爐了。

“中國軍力年度報告”是美國國防部應國會要求﹐從2000年開始每年提供給國會的評估報告﹐用于國會考量每年的軍費﹑軍備開支時作為參考。值得注意的是﹐國會僅僅對前蘇聯和中國才提出編製這類報告的要求。

**“比往年強硬”

很多媒體和外界評論都注意到這份45頁的報告基本上是事實性的陳述﹐而且刻意避免用任何煽動性字眼﹐但其要點還是比較明確的。

其一是中國近年來的軍事開支增長很快﹐超過國民經濟GDP的增長率﹐由于中國軍事開支的不透明性﹐華府認為中方開支是其公佈開支(299億)的三倍左右﹐即接近900億美元。全世界除美國和俄國外﹐無出其右者。

其二是中國軍備的現代化有很多大幅進展。在國會聽證會上﹐前國防部助理國務卿﹐也是2000年首屆報告監制者的克萊莫總結有七方面﹐如能夠打擊台灣的短程彈道導彈部署增至700枚﹐平均每年會增加100枚﹐(尤其在)台灣海域的潛艇能力﹐包括先進的空對空﹑空對地的第四代戰鬥機﹐電腦網絡操控能力等等。報告還稱中方在擴充其核武﹐打擊範圍包括印度﹑俄國以及“美國全國各處”。但同時報告也指出其傳統戰事能力還是“有限”的。

很多這些技術來自對外進口﹐比如從俄國﹑以色列﹐甚至包括從美國的進口。美國防部2005年2月注意到美國半導體光纖設計技術的泄漏到中國是讓人“警覺”的。

其三是報告指出中國處于“戰略的十字路口”﹐“其軍備的擴展對該地區的其他軍事力量構成威脅”﹐因為“中國軍事的籌劃者們在考量超出台灣以外的其他地區”。 報告還引用中國將軍溫中文(音)的話﹐“台灣具有打破國際力量對我海上封鎖的重大意義﹑﹑﹑只有打破這個封鎖才能談得上中國的崛起”。

“華盛頓時報”社論認為今年的報告較往年要“強硬”。

**“基于它們的本性”

聽證過程中﹐有議員詢問是否能通過與中方簽訂國際協定來制約中共的軍備擴張﹐國際戰略評估中心的費謝兒表示﹐“如果我們(美國)也簽這些法律上有約束的條約的話﹐中國會很痛快的也簽﹐但(簽完之後)他們肯定會該干什麼還干什麼”。議員再次詢問為什麼他認為會是這樣呢﹖費謝兒表示﹐“在我看來﹐這是基于它們的本性。它們不會因為簽了任何協定而受制約﹐相反﹐只要能得到戰略上的好處﹐它們會該干什麼就干什麼。”

**“說出事實”

傳統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譚慎格在他開列的政策建議中﹐寫明了一條﹐那就是“說出事實”。比如目前美國的行政部門應該對美國大眾說清楚我們面對的“複雜”的中美關係﹐而不是在受到反復核威脅的情況下還去強調相反的甚至是過分“玫瑰色”的詞句。應該說出的是很明顯的事實﹐“如果當前的趨勢繼續下去﹐中國會對亞太地區國家造成威脅。”

譚慎格還認為只要看一看歷史﹐我們就會明白很多未來的趨勢。二戰前夕﹐很多歐洲的政治家﹐問希特勒﹐“希特勒先生﹐如果我們給你捷克﹐你會滿意嗎﹖”希特勒回答﹐“當然﹐我會的。”﹑﹑﹑台灣可能也不過就是當時的捷克而已。

很多學者包括中國電子游說的總裁馬圭兒先生普遍認為這一報告是對美國民眾的催醒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軍力報告:中國擔心代價過鉅不敢貿然攻台
軍力報告估計中國國防支出約九百億美元
台專家評析美年度中國軍力報告
台灣安保協會:台灣須展現防衛決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