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文人

文氏畫竹「胸有成竹」

——畫竹名家文同

「竹」是一種很風雅且具氣節的植物,歷史上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歡以詠竹或畫竹來抒胸臆,也湧出一些畫竹名家,其中北宋畫家文同就是其中之一。

文同,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四川梓潼人。文同以進士入仕, 歷任秘書閣校理,陵州、洋州知州,元豐初,知湖州,故人稱「文湖州」。文同善詩文,工書畫,尤擅墨竹,蘇軾曾稱讚他為詩、詞、畫、書四絕,著有《丹淵集》。

文同十分喜愛竹子,在居室周圍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時時在竹林中觀察竹子的外形體態,生長過程、並體會其神韻,一有新的體悟,即舖紙研墨,將其畫在紙上,並以竹之 「得志遂茂而不驕,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獨立不懼」的品格以自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竹子在不同季節、環境下的體態已瞭然於胸,畫竹益精,已能妙得其理,每當提筆畫竹,心中已有竹之形、竹之韻,可謂「胸中有成竹」。這也是「胸有成竹」成語的來歷。

文同擅長墨竹,注重寫實,所寫竹葉,深墨為面,淡墨為背,為其自創之法。他創造了多種墨竹形象,如紆竹、偃竹、折枝竹、叢竹等,所畫之竹有「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的美譽。蘇軾畫竹,曾受其影響,其後畫竹者多從其學,世有「湖州竹派」之稱。至元代畫墨竹蔚然成風,如李衎、趙孟俯等名家,都是湖州派之繼承者,對後世影響極大。

《墨竹圖》是文同的傳世佳作,此圖在絲絹上用水墨畫倒垂之竹,竹枝曲生,至末梢微微上翹,竹業交相間錯,向背伏仰各具姿態,墨色濃淡相間,密而不亂。這枝垂竹十分瀟灑飄逸,極富竹之神韻。畫上無款,有「靜閑口室」、「文同與可」二印。@(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