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 棒壘球、跆拳道 恐遭剔除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元鴻╱綜合外電報導〕倫敦取得二○一二年奧運主辦權,倫敦奧運的比賽項目,今天投票決定,現有二十八項比賽項目都必須接受檢驗,得到過半數國際奧會委員支持的項目,才能續留奧運,新進項目則必須爭取三分之二票數。

國際奧會主席羅格上任以來,與前主席薩馬蘭奇最大的差異,在於控制奧運比賽項目更加嚴格。國際奧會自一九三六年投票將馬球踢出奧運,之後的奧運項目只增不減。羅格接手國際奧會,2002年為奧運規模設下限制,以二十八項、三○一面金牌、一萬零五百名參賽選手為上限。

羅格當時還點名棒球、壘球、現代五項不適合留在奧運,擬將這三項自奧運除名,由橄欖球和高爾夫取而代之,但遭國際奧會委員反對,折衷的辦法是由國際奧會以七項、三十三種標準,評估現有奧運項目存廢。

國際奧會的報告書中,對棒球、壘球、跆拳道、現代五項等,正面評價不多,以棒球為例,美國大聯盟頂尖球員無法參加奧運,電視轉播和票房也未達理想,跆拳道的公平性受到質疑,續留奧運得面臨危機,其中棒球、跆拳道、女壘對我國影響重大。

如果原有二十八項運動遭否決,五種比賽排隊等候進入奧運殿堂,包括七人制橄欖球、高爾夫、空手道、壁球、直排輪等,各自標榜足以進入奧運的理由,積極運作尋求納入奧運,世界橄欖球總會聲稱倫敦會協助橄欖球進入二○一二年奧運。

新聞分析╱歐非洲棒壘沙漠 過半不樂觀

前天台灣隔山觀虎鬥,今天卻不能用相同心態面對國際奧會委員的投票。國際奧會今天將投票決定二○一二年奧運比賽項目,倫敦獲得奧運主辦權,對我國關心的棒球、女壘和跆拳道前途蒙上些許陰影。

國際奧會制定七項標準,衡量現有比賽項目適不適合續留,這七項標準包括歷史傳統、全球普遍性、大眾化、比賽畫面、健康與否、國際組織健全性、花費等,再以三十三項標準分析比賽得失。

國際奧會雖制定各項存廢標準,最終決定權還是在一百一十二位國際奧會委員手上,免不了又要考慮國際奧會委員的個人背景,使棒、壘球和跆拳道處境險峻。

因為,國際奧會委員中,歐洲佔了四十七%,非洲佔十六%,但是歐洲和非洲的棒、壘球並不發達,若加上南美和中東、東南亞兩個「棒球沙漠」,棒、壘球欲拉攏過半的國際奧會委員支持,將是非常吃力。

棒球和壘球場地特殊,準備大費周章,是歐洲主辦奧運城市的頭痛問題,國際棒總和壘總以「賽程錯開,共用場地」為訴求,並力促美國開放大聯盟球員參加奧運,盼能說服過半數國際奧會委員支持。

野心勃勃、欲重返奧運的七人制橄欖球,聲稱已獲得倫敦背書。橄欖球是英系國家的傳統運動,可與足球共用場地,國際橄欖球總會預估,若橄欖球列入奧運比賽,兩天可吸引十四萬名觀眾,且讓像斐濟這樣的小國家有機會贏得金牌,說帖非常動人。如果倫敦主導奧運比賽項目投票,極可能排除棒、壘球而納入橄欖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倫敦申奧成功  英首相布萊爾難掩喜悅
申奧失利  紐約人以一貫的淡漠視之
英國媒體大肆讚揚倫敦申奧成就
英女王設宴款待G8領袖 蘇格蘭佳餚取悅味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