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排不排沙 兩年決策各異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周敏鴻、曾慧雯╱綜合報導〕南桃園提前恢復正常供水,台經濟部長何美玥堅持開啟石門水庫發電廠採水口排沙是重要關鍵,但也引發北水局基層為去年艾利風災後丟官的前局長李鐵民叫屈,因為當時李鐵民強烈建議排沙未被何美玥接納,才導致桃園縣去年缺水長達十九天。

水利署長陳伸賢則稱,去年桃園地區已經停水多日且無任何備援系統,如果像今年一樣全面排沙,會讓恢復全區供水的時間拉得更長、缺水也會持續更久,「這是個兩難的問題」,因此經濟部只好選擇先關閉發電廠、先進行工程;今年則是因為已設好壩頂抽水機備援,才能放心地全力排沙。

去年八月廿五日中颱艾利來襲,時任北水局長的李鐵民強烈建議,在海拔一百七十五公尺的石門發電廠採水口不可關閉,但沒被何美玥採納,她指示關閉低海拔地區出水口,只開兩百廿公尺的排洪隧道取乾淨原水送到大湳給水廠。

李鐵民當時的理由是依據水庫操作原理,海拔一百七十五公尺的發電採水口開啟,讓異重流泥沙流向大漢溪下游,可以加速帶動海拔一百九十五公尺的石門大圳取水口周邊的懸浮泥沙,藉以清除掉,反之原水濁度就難以降低。

北水局員工議論,事實證明李鐵民去年的堅持是正確的,如果他的建議被何美玥採納,持續開啟兩個發電採水口,以每秒一百立方公尺的速度放水排沙,排沙效果必定更好,甚至可能讓今年的大停水縮減天數。

他們感嘆,李鐵民卻成為艾利風災後水利署中唯一背負政治責任的人,如今調離非主管職務,擔任水利署副總工程司,希望他能獲平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