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發行的最貴郵票 身價新台幣二十八萬元

人氣: 114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二十二日電)新台幣郵票的「龍頭」,也是近期集郵界「國寶」–飛雁郵票加蓋新台幣郵票,目前一套未用過的新票行情高達新台幣二十八萬元,台灣飛雁郵票專家也提供多項飛雁票珍品,在台北2005第18屆亞洲國際郵展供民眾參觀。

飛雁郵票是民國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分三次加蓋新台幣面值發行,上市時一整套面額為新台幣兩百零六元,當時普通公務員一個月薪水也才一、兩百元,目前一整套新票行情約為二十八萬元左右,身價飆漲一千多倍,一封貼有飛雁郵票的完整信封,也有上萬元身價,因此飛雁郵票在集郵界又有「近期國郵之寶」的稱號。

亞洲國際郵展主辦單位中華郵政,今天下午也安排飛雁票專家、資深集郵人俞兆年進行專題演講,帶領各界郵迷一窺堂奧。

俞兆年指出,民國三十八年六月,政府為穩定台灣社會經濟,宣布改革幣制,因事出突然,新台幣郵票一時趕印不及,台灣郵局將庫存不合實際需求的郵票,以加字改值方式,暫作新台幣郵票使用,原庫存的上海版飛雁圖無面值郵票,加蓋成一元至二十元面值配合使用,這就是一版飛雁郵票由來。

民國四十年前後,傳出對岸將利用留在中國大陸的飛雁原票加蓋面值,擾亂台灣金融,郵政總局於是在民國四十三年,將未出售的飛雁郵票全部銷毀,部分得以保存下來的飛雁郵票因此「洛陽紙貴」,如果帶有字型變體、邊紙、版銘,價格還要再跳升一大截。

俞兆年解釋,一版飛雁郵票加蓋,因當時時間緊迫加上物資缺乏,剛遷來台的中央印製廠使用五號楷書鉛字排版加印,未特別製版處理,由於字模並非官方提供,因此在加蓋低面值新台幣郵票時,出現兩種不同書寫方式,加上飛雁票全張為兩百枚,排版所需鉛字倍增,加蓋時便將現成的不同類字粒參雜使用,產生「大小臺」與「點撇幣」並存的情況,郵票發行不久候就被集郵人士發覺,成為飛雁加蓋一版的著名變異。

這場「新台幣一版飛雁郵票加蓋版式」專題演講吸引三十多位郵迷參加,參加者以男性為主,大多是白髮蒼蒼的資深郵迷。

自稱集郵經歷「資淺」,只有六、七年的陳姓聽眾表示,他除了對飛雁郵票加蓋版式有興趣之外,前來聽演講的最大因素是為了收集限量贈送的專題演講信封與名信片,請專題演講者簽名的專題演講信封,除了可以保值收藏,也可以和朋友交換,因此他特別向公司請假參加專題演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