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女聲”歌唱比賽風靡中國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27日訊】(BBC中文网記者沈平8月27日報導)標榜全民參与的歌唱比賽《超級女聲》周五在長沙落下了帷幕,其決賽期間的收視率甚至超過了中央電視台的“中國新年聯歡晚會”。《超》的運作手法、盈利模式等都引起各界的激烈辯論,它已經演變成為一种社會文化現象。

《超級女聲》由手執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牛耳的湖南衛視推出,類似風靡美國的音樂真人秀American Idol(美國偶像),提出”想唱就唱”的理念和口號。

 

2005年8月26日中國上海,“超女”周筆暢的粉絲高舉自己偶像的相片。“超級女聲”風靡全中國。(Getty Images)

 

《超》還倡導一种”全民快樂”的娛樂模式,無論是什么唱法、年齡、外型、地域,只要喜愛唱歌的女性都可免費報名參加,而觀眾則可以投票決定淘汰那些選手。

据新華社報道,今年《超》五大唱區共吸引了15万人前來參加,初步估計,在全國范圍內收看前5場總決選的觀眾總量達到1.95億人。其中總決選6進5的直播收視份額更高達19.45%,同時段排名全國所有衛星頻道第一名。

 

(Getty Images)

 

周五(26日)晚在湖南首府長沙舉行的總決賽更把整個節目推向了高潮,成千上万的支持者擠滿了長沙街頭,為自己的偶像作最后的拉票。結果由成都賽區的21歲姑娘李宇春奪得,她獲得了350万票觀眾支持。

 

擅长高音的张靓颖 (Getty Images)

 
無限商机

北京市地稅部門有關人士估計,《超》一檔節目觀眾4億,平常的手机短信收費1角,而《超》的參与者每發一條短信要交費1元。單場手机短信收入超過1500万元,按照稅法規定,單場短信稅收即可實現45万元。

 

(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

 

主辦者稱《超》欄目的短信和各類廣告收入以億計。中新社報道,隨超級女聲品牌產業鏈延伸,短信、廣告、冠名、銷售等產業將帶動地方稅收的高速增長,据估計,實現稅收額可達數千万元。

据報中國知名企業蒙牛乳業集團出資近3000万元冠名”超級女聲”,并為推出新產品蒙牛酸酸乳,在其他媒體總共投入一億多元廣告費。

成功之道

我在Google打入“超級女聲”,馬上出現 150万項搜索結果,而在“百度”更找到400万條有關信息,甚至連官方新華网也開辟了關于《超》的專題報道,《超》已經超越一個普通的電視娛樂節目范疇。

長沙電視台女性頻道常務副總監孫健認為,中國電視以前教化的成分太多,以《超》為代表的一批娛樂節目突圍而出,很容易吸引觀眾的眼球,《超》之長,正是國內傳統主流文藝之短。

在廣州從事媒體營運工作的陳崗對BBC中文网表示,《超》的其中一個成功關鍵是透過電視觀眾投票參与的方法,令到一般觀眾對賽況也有“決定權”,從而大大增加了民眾對比賽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收視率。他本人也曾經發短信投票給他的“偶像”。

他還指出,該節目本身十分輕松,隨時都可以坐在電視机前娛樂一番,觀眾看起來一點也不費勁,不像追看電視連續劇般必須每天專心“追蹤”。

褒貶不一

《超》的火紅引來各界人士的褒貶不一,有人批評雖然主辦者標榜是“無門檻”式的平民比賽,但進入十強賽以后的都是專業選手,“黑幕”之聲不絕于耳。

廣州《新快報》報道,李詠、崔永元等中央電視台當家主持在北京一個座談會上,批評現今熒屏上流行的“低俗風”,達成了“收視率是万惡之源”的共識,倡議發出了十四條自律條例,矛頭直指風頭正勁的《超級女聲》。

但是也有人覺得,《超》為中國電視娛樂節目開創出新模式、為同業樹立了新的典范,刺激同行間的競爭,從而推動電視節目的進步。

長遠來說,《超》的成功對媒體和社會到底會造成怎么樣的影響和沖擊,還有待觀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路漫漫 “超女”之後離明星夢還有多遠
為參加超級女聲 女中學生飢餓而死
“超級女聲”那個有夢想會唱歌的冷美人
7位“超女”翻唱傑克遜名曲《天下一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