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思考核武化 美背後施力

標籤:

【大紀元8月9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張其賢綜合報導〕廣島長崎原爆六十年後的今天,日本已在美國示意下,開始談論走向核武化的可能性。日本成為核武國家的能力雖然毋庸置疑,不過有些專家認為,此議只是美國用來向中國施壓的籌碼,意在迫使中國更積極解決北韓核武危機,日本民意近期內不可能支持核武化。

根據華盛頓時報報導,日本自二戰終戰以來,便一直採取以自衛為本質的和平主義政策。本身經歷原爆創痛的日本,多年來一直將核武議題列為禁忌話題。所謂的「非核三原則」(不製造、不儲存、不部署核武 ),三十多年來一直是日本在核武問題上的基本立場。

然而中國和北韓核武野心的升高,已刺激日本國內出現「活躍和平主義」的主張。日本國際政治專欄作家船橋洋一表示,日本籌劃防衛政策的人士之間,已對於是否要修改「非核三原則」、允許配備核武的美國軍艦自由通行一事展開辯論。

自民黨代理幹事長安倍晉三已經表示,日本擁有小型戰略核武,並無任何違憲之處。安倍晉三是前首相岸信介的外孫,目前被視為現任首相小泉純一郎2006年任期屆滿後最有實力問鼎首相寶座的人選。頗具影響力的在野黨自由黨黨魁小澤一郎在2002年時曾公開表示,日本要製造核武易如反掌,因為日本核電廠生產的鈽原料「足以造出幾千枚核子彈頭」。

日本考慮核武化的關鍵推手,是美國的示意。現任美國駐日大使希佛在6月表示,如果北韓有核武,將促使南韓和日本考慮核武化。美國副總統切尼則早在兩年前就公開表示,北韓核武化可能迫使日本考慮是否要重新討論核武化議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核能發電國家,其五十座鈾原料核電廠產生的鈽原料數量成長快速,已經讓亞洲鄰國起疑。位在本州青森縣六所村的鈽再處理工廠,將在明年開始運轉,使日本成為第一個擁有此一複雜技術的非核武國家。

但也有多位專家對日本在近期內走向核武化的可能性付之一笑。船橋洋一表示,原爆創傷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只有「不到十%」的民眾支持此議,因此政客提倡此議等於政治自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欄】  李衛平 : 對朱成虎的另類解讀
六方會談第11天 各國就解決核武作最後努力
六方會談無協議 平壤不買北京的賬
廣島原爆60周年紀念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