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座邀成彥邦主講「憑弔滇西老戰場」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3日訊】【本報訊】例行的文化講座將於九月十七日下午三時至五時,特邀成彥邦醫師主講「憑弔滇西老戰場」,地點在僑教中心102室。

  成醫師在本講座中無論就醫學、健康、及醫史等方面,都擔任過講員多次。二、三年前他曾一系列巨細無遺地講述滇西對日抗戰史,聽眾興趣濃厚,踴躍參與;深受各界歡迎。今逢對日抗戰勝利六十周年,成醫師出生在1940年,可以說親身感受過戰爭的殘酷與浩劫。他的父親和三位堂兄都投身軍旅,而很巧地,他們都曾在滇西不同的戰場上與日軍廝殺,堂兄成其事,當營長的時候,在密支那出征倭寇時身中砲彈,為國捐軀。父親成剛中將,當時擔任第十一集團軍參謀長,反攻滇西時,他親自堪察地形、地勢,策劃、謀略、指揮、運補、攻城、奪地,節節勝利,以致滇西反攻成功,滇緬通車無阻;是他父親一生中最感到自豪與光榮的一段歷史。

  滇西這地方是先人流汗、流血,經營過的土地,是成彥邦魂牽夢繫的地方,到那兒走一趟、看一看,一直是他的夙願;一方面可重蹈先人的足跡,另一方面,緬懷了六十年,總想親自憑悼當年在戰場英勇奮戰不幸犧牲的將士們,將此段戰史作一總結。因此,不遠千里親訪老戰場,收集照片、書籍、資料向我們再度報導並說明訪察之來龍去脈。

  中國人民在八年抗戰期間,不論在淪陷區或非淪陷區,多多少少受到日軍侵略者的荼毒。成醫師幼年時和家人躲鬼子,差點在日兵的刺刀下喪生。諷刺的是,斯時,他的父親擔任遠征軍十一集團軍的參謀長,正指揮十多萬大軍在滇西龍陵、芒市一帶作殊死戰,將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敵?望風而逃。1945勝利那年十月底的深秋,他的大伯一心盼著小兒子作人能平安解甲回家。六年之前,堂兄作人放下書本去當兵,隨著第二百師,縱橫馳騁在西南半壁的戰場上。隨後,九千多個湖湘健兒加入援緬的遠征軍,在緬甸的同古、棠吉、郎科三戰三捷。二千多人傷亡在異國沙場,餘軍經緬北的原始森林及中緬邊界的野人山撤退,奔入人跡不至的黑叢林,被毒蛇、猛獸、蠻煙瘴氣吞噬了三千八百條生命,剩下九死一生的三千殘兵,脫險回到雲南。堂兄作人寫信稟告大伯,一等整訓完即投入滇西戰場。托天的福,他沒給日本鬼陪葬,大伯望眼欲穿盼他早回家,和妻兒團圓。大伯的大兒子其事在密支那犧牲時,大伯擦著眼淚說:「天可憐見,其事家裡的堂客一夜之間成了寡婦,還拖個孤零零的幼女咧!」這些進學堂前的往事,經常縈迴在成醫師心頭,在此滇西行之際更見鮮明。

  據成彥邦醫師說,他雖在僑社多次講述滇西戰史,也寫了數篇有關的文章,卻從未曾走過、看過、摸觸過、感受過那塊芬芳的國土,總覺遺憾,他時刻嚮往那寬闊急流的瀾滄江、怒江,那雄偉壯麗的高黎貢山、那群峰眾巒間的壩子、那櫛比鱗次的梯田、那青紗帳般高的玉米田、那山野遍生的野菜菌菇,最嚮往的仍是那樸實、誠懇、天真、熱忱的雲南父老兄弟,二十六種依山傍水為生的少數民族,只有山靈水秀才孕育得出民風淳樸、善良剛健、婀娜多姿的好兒女的地方。尤其當他讀了當年深入滇西抗戰的預備第二師參謀長彭勱的女兒彭京士鄉親,參觀國殤墓園後所撰的聯詞:「斜陽常染軍冢血,夜月猶聞鏖戰聲」,更令他感觸良深,非得親眼目睹親身體會不可!

  此次座談會將配以幻燈片,精彩可期,盼聽眾切勿錯過。詳情請電主持人臧武雲老師 (713-664-4438)。(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盲棒獲世界冠軍 謝揆鼓勵選手
血寫的歷史 -- 抗戰勝利紀念圖片展
姚明續約范帥喜 盼造休斯頓王朝
圖片新聞﹕華人團體動員 幫助颶風難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