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人選未定 選後德國政局充滿變數

標籤:

【大紀元9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特稿)這次德國大選出乎觀察家預料,梅克爾女士領導的基督教聯盟僅以些微差距擊敗施若德領導的社民黨,與選前預測相去甚遠。選後梅克爾在黨內地位岌岌可危,施若德又不放棄組閣主導權,究竟由誰出任德國下一任總理,可能要幾天、甚至幾週後才會揭曉,讓德國政局充滿變數。

根據德國聯邦選委會公佈的選舉結果,基督教聯盟得票率為百分之三十五點二,略高於社民黨的百分之三十四點三。不過由於北德選區直選候選人大有斬獲,社民黨在國會獲得二百二十二席,和基督教聯盟差距只有三席。

按照民主常規,選後國會最大黨理應與理念相近、而且席次加起來過半的小黨展開聯合執政談判,大黨總理候選人名正言順成為下一任總理。不過今年德國大選結果相當特殊,選前合意的執政夥伴沒有一組席位過半。以選前預期來看,險勝的梅克爾其實是最大的輸家,現任的施若德雖敗卻信心滿滿,不願放棄組閣。

基督教聯盟得票率比選前民調至少低五個百分點。選後柏林的基民黨總部一片淒風慘雨,梅克爾雖勝卻難掩落寞神情。德國媒體在開票夜分析指出,看好成為戰後第一位女總理的梅克爾在這次選戰犯錯連連,應該要為「險勝」負責。

分析家認為,不論是提高加值稅、簡化稅法、或廢止員工辭職保障等改革措施,梅克爾都沒有成功說服選民,反而常常在被批評後刻意將競選政見模糊化,給人政策反覆之感。選舉結果不如預期,梅克爾在黨內地位岌岌可危,即便是國會最大黨,在接下來艱辛的聯合執政談判中,氣勢肯定受到影響。

反觀在位七年的施若德,聯合執政的紅綠兩黨在這次大選得票率加起來還不到百分之四十三,社民黨也不再是國會最大黨。施若德不僅不認輸,還不放棄主導組閣,乍聽下令人不解,卻也反應了政治的現實。

六月施若德宣佈提前大選,當時他領導的社民黨民調支持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在觀察家眼中施若德此舉無疑是政治自殺。不過施若德能夠在大部份選民渴望「變天」的期待下,在電視辯論時表現穩健,博得德國人信賴,堅持選到最後一分鐘,成功讓基督教聯盟只有「險勝」。

選後施若德自信滿滿,看準基督教聯盟正陷於兵荒馬亂,以勝選姿態企圖合縱連橫主導組閣。固然沒有觀察家相信施若德真能連任,不過隨著聲勢的拉抬,或能在聯合執政談判中,拿下更多政治籌碼和內閣席位。

統計上只要加起來席次過半,任何政黨都有可能執政,不過現實上除了理念相近,未來四年政權是否能延續也是關鍵。可以預料的是,由於各黨心懷鬼胎,政策共識形成不易,聯合執政談判將相當艱難曉,讓選後德國政局充滿變數。 

相關新聞
德國大選  外國領袖也來參一腳
俄德興建海底天然氣管道 令東歐國家不安
施洛德與梅克爾各自強調會贏得德國大選
德大選民調接近  游離票少數族群票成關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