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農委會研發星座固形茶 擬轉移技術明年上市 

【大紀元9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二十一日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開發出固形茶產製技術,利用薰香、壓模及乾燥等製程,將散裝茶葉製成不同形狀、圖樣的固形茶,首先推出12星座固形茶,每塊茶塊壓印12星座符號,不僅可飲用,還可觀賞、收藏;茶改場研擬轉移技術給業者生產,預計明年上市。

茶改場表示,固形茶具有悠久歷史,在中國唐宋朝時期最風行,當時民間常以固形茶做為進貢禮物,稱為「貢茶」,直到明太祖下令廢除固形茶進貢規定,才改為散茶,一直使用至今。

茶改場長林木連指出,夏茶因日照強,含有較多的多元酚類,具有保健效果,但其口感苦澀,不易被消費者接受,茶改場因此利用綠茶、包種茶及紅茶等台灣特色茶,以薰香、壓模及乾燥製程,製成固形茶產品,提高夏茶的附加價值。茶改場開發出固形茶產製技術後,接下來的重點是選擇圖樣及形狀。

由於星座是民眾熱門交談話題,成為台灣流行次文化,而且12星座符號國際通用,茶改場靈機一動,做出12星座固形茶模,12塊茶塊分別壓印12星座符號,製成12星座固形茶。

林木連認為,發展固形茶的關鍵在於創意,除了12星座符號,開模壓印名字、臉像等圖樣的技術應不難,不過,固形茶必須以收縮模包封,避免潮濕並隔絕灰塵,如果做好防潮防菌,可保存數十年。

茶改場看好固形茶前景,認為固形茶有機會開發國內外市場,計劃轉移技術給民間生產,預定明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