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至聖先師 萬世師表─孔子

教師節的由來

編者註:經歷數及考紀專家計算,孔子誕辰換算為公曆應為九月二十八。孔子是古代著名的先哲、儒家文化的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一生中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他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他的思想對中華文化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人,幼喪父,由於家中經濟拮据,孔子平日需幫忙家務外,還得替人放牧羊、牛等工作,賺錢貼補家用。

一直到十五歲,孔子才有機會入學唸書。孔子曾經因為好學而發憤忘食,因此學識豐富。,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在教育方面。孔子以六藝傳授學生三千多人,不論階級、貧富, 凡是真心向學,他總是有教無類,而且誨人不倦。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首先實施「平民教育」的人。

他主張「有教無類」的態度和「誨人不倦」的精神,深受後人景仰。後人推崇他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孔子一生最大的抱負,是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五十一歲那年,他當上魯國的司寇,主張以「仁道」來治理國家,只可惜他的政治理念無法被君主採納。最後,孔子只好辭去官職,周遊列國,四處提倡他的仁政思想。

在當時的政治情勢下,孔子的思想得不到諸侯的認同;於是,孔子又回到自己的國家—魯國。從此致力於學術教育方面的工作。孔子晚年,整理古代文獻,奠定中華文化萬世不易的基石。

在台灣,將孔子誕辰九月二十八日訂為教師節,以紀念至聖先師,並慰勞教師們經年的辛勞。 每年教師節,台灣各地以最隆重的禮儀,表達對孔子無上的敬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