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下嚴令 禁用港臺腔方言

標籤:

【大紀元9月27日訊】26日,國家廣電總局正式下發《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員 主持人自律公約》(以下稱為《公約》)通知,對主持人用語做了許多明確的要求,觸犯《公約》者甚至會遭「下崗懲處」。

嚴禁使用港臺腔、方言和不必要的外語

近兩年,內地主持人用語一直存在港臺化傾向的問題,甚至於普遍之勢。現在只要打開電視或收音機,觀眾就會發現,“哇……耶”等港臺化的語氣詞不經意間從內地主持人嘴裏蹦出來。

據瞭解,《公約》特別要求,“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普通話,不模仿港臺腔及其表達方式。”而且,主持人隨意夾帶外語、用方言播報的現象也在明令禁止的範疇之內,“不模仿地域音及其表達方式,不使用對規範語言有損害的口音、語調、粗俗語言、俚語、行話,不在普通話中夾雜不必要的外語。”

另外,《公約》還要求主持人外形上要有所禁忌,如服飾、髮型、化妝、聲音、舉止要與節目(欄目)定位相協調,大方得體,拒絕媚俗。

嚴管個人贏利不許亂接廣告誤導消費

除了要求主持人在語言上嚴格規定外,《公約》對主持人作為公眾人物接拍廣告的導向性也做出限制,央視某著名播音員就因為接拍的某減肥廣告惹禍,因為效果不如廣告中吹噓的那麼神奇,引起很大意見,最後甚至危及到央視的形象。可見“亂接廣告誤導消費者”也是主持人隊伍中存在的大問題。

《公約》指出:“主持人不從事廣告和其他經營活動。”同時,《公約》也限制,主持人的一切主持活動都不得自行隨意接洽,“不能從事未經本單位批准的節目主持、錄音、錄影、配音及以個人贏利為目的的社會活動”。

違令者下崗取消「金話筒」參評資格

以往國家廣電總局對主持行業的規範也很明確,央視對主持人紀律要求也相當細緻,但是這兩年主持行業問題有增無減。為此,《公約》還公佈了嚴格的懲處措施,比如,“遵守公約方能取得中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作品獎暨「金話筒獎」參評資格”,如果違反《公約》,“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將予以通報,並終止其中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作品獎暨「金話筒獎」入選資格”,情節嚴重的,“協會將建議行政主管部門取消其播音主持崗位資格”的威脅。@@(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水上芭蕾雙人舞
胡迪:《爸爸的草鞋》剖析大意
愛樂團天津宣傳歌迷如潮 人氣敢比港臺大牌
“超女”李宇春向來人氣高 高中就曾開個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