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學別出心裁辦手機電影比賽

標籤:

【大紀元1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埃爾馬斯利2006年1月24日華盛頓報導)手機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地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一股中心力量。除了互相通話以及發送文字短信之外,他們還使用手機上網,聽音樂,玩遊戲,拍攝照片。眼下,美國的一所大學正在舉辦一場競賽,給年輕人提供一次機會,真正利用他們手中這個小小的裝置進行創意發揮。他們正接受挑戰,創作出一部用手機拍攝的電影。

競賽組織者戴安.林奇表示,參賽電影必須完全用手機拍攝。她說:“拍攝的電影要經過剪輯,要有某種聲響,話外音或者音樂,電影要表述一個故事。”

林奇表示,比賽中評選出的最佳影片和採用其它方式拍攝的獲獎影片在形式上將不會有太大的不同。她說:“影片必須有開頭、中間以及結尾。影片必須首尾呼應,形成整體。最佳影片故事要能夠引發觀眾的情感反應,比如說:驚訝、大笑、氣憤、設想、意識混亂、疑惑,要有特點。”

*競賽面向世界高中大學生*

這個主題為“手機短片”的手機電影節競賽活動由紐約州伊薩卡學院發起主辦的,競賽活動向世界各地所有年齡從13歲到20歲的高中和大學生開放。

伊薩卡學院所屬的帕克傳播學院院長林奇去年參加了一次會議之後,提出了用手機拍攝電影的想法。那次會議的主題是移動信息傳播的未來。她說:“開完會之後我想,這個主題對我的學生來講意味著甚麼呢?參加我們課程學習的學生,為了在這個不斷變化的媒體領域取得成功,需要瞭解掌握甚麼?之後我意識到,我的手機有視頻影像功能,我可以拍攝視頻圖像,雖然我不是一名電影攝影師,但是在世界各地,即使沒有千百萬學生,也至少有成千上萬的學生能夠成為電影攝影師。”

林奇說,通過舉辦一場競賽,給年輕人一個機會,使用他們的手機,創作他們自己的故事,這個想法簡直絕佳地配合了學生們的需求:“對孩子們而言,他們沒有那種成年人在應用科技方面有時可能會有的情感或者心理上的障礙。當我們開始討論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尋求成年人尤其是學生父母的看法,我對他們說,『我們準備舉辦這場手機電影競賽,』然後對話總是會有一段停頓。他們會說,『甚麼?』但是當我和學生們討論這件事,就從來沒有遇到過片刻的停頓猶豫。他們馬上就會接受這個想法,然後想,『這個主意真酷,我可以做這件事。』”

*比賽受到學生歡迎*

伊薩卡學院製片專業的一名四年級學生蘇丹舒.薩利亞說:“當我剛聽說『手機電影』的時候,我想,嗯,這主意挺獨特,這是我們這一代電影人把一種新的語言賦予現在還不存在的一種表現形式的機會。”

薩利亞從小看著印度寶萊塢電影長大,他簡直是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參加手機電影競賽的機會。他說:“我認為手機有非常強有力的優勢。我在手裡握著它,它離我很近。我在印度,在倫敦都有朋友。我拿著帶有攝影功能的手機,可以把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們收入鏡頭。我還發現,用手機拍攝電影的整個過程非常激動人心,因為當我拍攝製作普通電影的時候,我得聽這個導演或者那個導演的啟發,但是用手機拍片則沒有先例可尋。”

同樣是參賽者的喬恩.凱茨說,手機拍片不僅激動人心,而且為那麼小的一塊顯示屏創作一段影像故事,還非常需要技巧:“手機拍片對拍攝內容的確提出了艱難的挑戰。如果用攝像機或者膠片攝影機,就不存在這些挑戰。”

但是根據獨立電影製作商和電影節主辦者Zoie影業公司的創辦人維多利亞.林.威斯頓的說法,這些挑戰只是手機電影創意過程中的一部份。3年前,她的公司組織舉辦了世界上第一個手機電影節。她說,類似伊薩卡學院的這種競賽,能夠在開闢一個新時代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我覺得這是一個手機的時代。手機是我們的新朋友。在乘坐地鐵、公共汽車或者坐在機場候機室的時候,我們能夠查看股票市場行情,然後更重要的是,我們都喜歡娛樂節目,能夠點擊你的手機按鍵,看上一段90秒鍾的電影,一出小型喜劇的情景片段或者每天一集的肥皂劇。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機會變得更加流行。”

*手機捕捉即時新聞畫面*

林奇院長針對即時發生的新聞報導,比如像去年發生在倫敦地鐵的恐怖份子爆炸襲擊事件以及新奧爾良的洪水災害表示,手機用戶已經習慣觀看手機圖像畫面。她說:“最初的畫面經常來自普通平民的手機,那些畫面會通過電視或者網上博客傳遍整個世界。因此,你能夠捕捉影像畫面並利用這些畫面進行每天創作的想法已經開始盛行。”

林奇表示,她毫不懷疑,伊薩卡學院的“手機電影節”比賽將會激勵人們創造性地使用這種新的視覺媒體,而且,她已經收到了200多件參賽作品。此次比賽5千美元大獎花落誰家,將於1月30號在www.cellflixfestival.org網站上公佈。

相關新聞
林百里:廣達營收 今年目標5000億
今年台灣平面顯示器產值將較去年成長18%
95年大學學測明登場 16萬人上場應考
世界手機賭博日益增長 亞洲最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