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改總體檢 杜正勝:政策調整將參酌基層意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七日電)教改推動迄今已超過十年,民間團體今天舉辦「教改總體檢」論壇,邀請學界、教師、家長代表參與,台灣教育部長杜正勝也到場聆聽各界意見。杜正勝表示,教育部重視基層意見,日後每一場教改總體檢論壇,教育部都將派員參與,未來政策調整也將參酌基層意見。

這次「教改總體檢」論壇主題是「由一綱多本談教改癥結」,邀請前教育部長郭為藩、前教育部訓委會主任委員鄭石岩,以及台北市立大直高中校長余霖等人與談,對教改癥結提出看法與建議。

郭為藩說,他認同教改總體檢的工作,但不贊同教改迄今只有十年,因為教改一直都在進行,只是民國八十三年以前,教改以高等教育與技職教育為主,而八十三年以後大都著力於中小學教育的改革,包括推動九年一貫課程與一綱多本等政策。

他說,教改成敗不應由任何一個人或單位概括承受,而應就個別政策逐一審視,也應從歷任教育部長的政策推動檢視。

鄭石岩指出,台灣推動教改的過程中,忽視道德及職業陶冶兩大重點,剛好與歐、美的教育改革中重視道德教育與職業陶冶的趨勢,背道而馳,忽視技職教育導致升學風潮與失業潮的社會問題,他也預估,台灣將步上法國十年前的失業潮後塵,失業問題將成為台灣下一波社會運動。

余霖表示,推動九年一貫,結果造成「年年不一貫」,而一綱多本下的基測考試,因為學校採用的教科書版本不同,只能考沒有爭議的題目,很難鑑別孩子的程度。

余霖感嘆教育政策朝令夕改,讓教育人員莫衷一是,一綱多本也造成教師能力兩極化,他期待,未來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能「多講發展、少談改革」。

杜正勝表示,教育改革牽涉到個人價值觀、文化傳統等問題,教育發展不只侷限再校園內,而應結合社會發展,教改的目標是為了台灣下一代子孫著想,因此教育部日後調整相關政策時,將參酌基層意見,也歡迎民間團體一同參與教改總體檢的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