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挑牌作駁老偕少 苗栗重溫古早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勳騰/公館報導〕「快喲!快喲!撿到就是錢!」苗栗縣公館鄉石墻社區昨天舉辦「挑牌作駁」活動,全村老老少少忙著搬石頭築堤防,連高齡88歲黃三妹也來回憶昔日挑石頭換紙牌的情景,大小朋友都說很好玩,這項活動也挑出社區的情感。

當年參與築堤、71歲的林盈鑫說,早年堤壩的建造完全靠人力,當時因農村時代,生活清苦,約3、40年代住在公館鄉石墻村一帶的住戶,幾乎都有挑牌作駁的經驗,當時只要得知要築堤防,一吆喝,大家都趕緊前往挑石頭賺現金。

老人家扛石頭 依然健步

公館鄉石墻村昨天舉辦「圳流石城,棗(找 )出人心」活動,重現挑石築堤掙錢的生活情景,1、2百名老老少少村民昨天一早就忙著挑石、撿石頭來換紙牌(代幣 ),體會早年如何完成巨大的堤防,保護家園。

高齡88歲黃三妹及80歲彭招妹也合力挑著畚箕忙著扛石頭,兩位老人家身體仍相當硬朗,來來回回挑了10多趟,腳程比年輕人還快。

老人家說,早年一聽到有「挑牌」時,老老少少都會趕緊拿著畚箕去賺現金養家,有時做一整天才換得2升米,相當辛苦。昨天社區重現當時情景,讓她憶起早年生活的種種,真的很有趣。

67歲的劉謝甘妹則拿出20多 年前她挑石頭的畚箕、扁擔前往挑石頭。她說,以前是勞動兼運動,當時只要有石頭可以挑,心情就很快樂,現在也是。

小朋友搬石頭 有人喊重

昨天有不少小朋友前往搬石頭賺零用錢,約5、60公尺的挑石路程,不時傳出「媽媽!好重哦!」的對話,現場也有地方耆老忙著吆喝︰「快喲!快喲!撿到就是錢!」只見大小朋友來回穿梭挑石,另一端多名地方耆老則忙著築堤,重現當時築大壩防水患的情境。

新聞辭典—「挑牌」

民國3、40年代,因無大型機械,一些駁坎及堤防全靠人力挑石築堤,形成「挑牌作駁」。當時住在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銅鑼鄉中平村等鄰近村莊民眾只要獲知可以「挑牌」,都會趕緊拿著扁擔及畚箕趕往,成為當時的全民運動,也是難得的業餘收入。

「挑牌」是指挑著大、小卵石,供應築壩和填充蛇籠,每挑1回可領取相當數目的紙牌,如1角、2角、5角或1元,大卵石者挑得愈大就給愈多,到了傍晚收工,再以紙牌累積總額換取現金,少數農家當時就以「挑牌」養家。

(記者張勳騰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