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重返會談可能加深與會國家歧見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決議案,制裁進行首次核子試爆成功的北韓兩個多星期後,平壤同意重回停頓一年多的六方會談,討論它的核子計畫。分析家認為,北韓此一行動也許會加深其他參與會談國家間的意見分歧。

去年九月十九日北韓在一項歷史性聯合聲明中,同意放棄所有核子活動並重新加入禁止核子擴散條約,美國則表明無意攻擊北韓。

但是平壤在第二天就表示,在獲得一座民用核子反應爐之前,它不會廢棄其核子計畫。這導致三年多來時續時斷的六方會談陷於停頓。

北韓接著在去年十二月二十日指出,由於美國已退出提供它兩座輕水反應爐的重要協議,它打算恢復建造核子反應爐。

今年七月初平壤連續試射七枚飛彈後,安理會迅速在十五日一致表決通過一項決議案,要求北韓停止飛彈計畫,也禁止聯合國會員國與北韓進行與飛彈有關物料的進出口交易。

北韓副外交部長崔守憲九月下旬在聯合國大會中指出,平壤願意恢復六方會談,但是美國對它實施金融制裁,造成了僵局。

在十月三日北韓外交部表示面對美國軍事敵意的北韓將進行核子試爆以加強自衛後,平壤不顧國際社會的嚴厲警告,在九日進行首次核子試爆。

安理會旋即於十四日一致表決通過制裁北韓決議案,並要求平壤銷毀所有核子武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彈道飛彈。

這項決議案也要求北韓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同時允許各國檢查進出北韓的貨物是否有非傳統武器,但未揚言以武力作為後盾。

儘管美國擔心北韓也許會出售核子科技給其他國家或組織,南韓一直不願積極參與美國推動的禁止擴散安全倡議,生怕激怒北韓而危及它與平壤交往的政策。

南韓也跟中國一樣,擔心強行在海上檢查北韓船隻可能引發甚至會導致戰爭的軍事衝突。

中國是在安理會決議案有關檢查船隻的措詞修改後,才投票支持制裁北韓。北京雖已開始檢查通過其陸上邊界的北韓貨物,但是一直反對攔截船隻進行檢查。

國際法專家羅希表示,中國與南韓擔心引起對抗是有道理的。他說:「在法律上,北韓船隻就是北韓在海上的領土。登上北韓船隻,尤其是動用武力登船,等於是一項侵略行動。」

孰料十月三十一日在北京釣魚台賓館與美國助理國務卿希爾以及中國官員舉行會談時,北韓突然決定重返六方會談,也不再堅持與美國另行談判解決北韓偽造美鈔的問題,而接受美國的提議由六方會談的一個工作小組處理此事。

分析家指出,北韓同意恢復六方會談是重大的外交發展,或許也立即化解北韓核子野心造成的危機感。但是北韓顯然並未明白表示不再進行核子試爆,美國也要求維持聯合國目前對北韓實施的制裁。

曾經參與六方會談的前任美國國務院官員史超勃說,北韓或許是改變戰術以轉移國際壓力,並分化參與六方會談的其他國家。除非美國與北韓在會談時「都採取大不相同的作法,六方會談將再度一無所成。然而,雙方幾乎必定會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若干分析家表示,由於擔心逼迫平壤太甚可能造成破壞它們邊界地區安定的難民危機,中國與南韓會更傾向於反對安理會進一步制裁北韓。

在北韓試爆後力主制裁的美國與日本,則認為繼續對北韓施壓很重要,這不僅讓平壤為它的行動付出代價,也可嚇阻其他國家、特別是伊朗。

前任白宮國家安全會議資深亞太主任葛林說,北韓同意在美國金融制裁或聯合國制裁解除前恢復六方會談的意義重大。他認為「北韓會緊抓著它的核子武器不放」,但是聯合國制裁有助於進行強制外交。

然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表示,國際社會若要箝制北韓的核子武器計畫,就不應當把它逼到牆角。他說,懷有善意可以找出解決北韓問題的辦法,「你絕不能在談判時把其中一方逼到牆角」,只是有些談判代表「未能找到與北韓交手的適當方式」。

相關新聞
外交斡旋奏效 北韓近期重返六方會談
北韓六方會談可望於十一月下旬或十二月恢復
美國中國  北韓同意返回六方會談
美國外交大突破 北韓同意返回六方會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