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南投智障兒農場 耕耘有成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廖千瑩/專題報導)南投縣智障者家長協會六年前成立特殊需求者生態社區家園農場,這些年來,農場成了12名學員最溫暖的家。園區內一對智能不足的兄弟大寶、小寶,30多歲了,在家幾乎不開口說話,來園區半年後,生平第一次開口對著父母喊「爸爸、媽媽」!

16年前,南投縣一群智障兒家長,有感於照顧智能不足孩子的辛苦,成立了南投縣智障者家長協會,希望能幫助更多家有智障兒的家庭。六年前,為了讓智障兒有一個安置的場所,在這群爸爸媽媽的奔走下,再加上好心鎮民提供土地,特殊需求者生態社區家園農場於是應運而生。

南投縣智障者家長協會理事長楊錦良表示,智能不足的孩子,個性固執,也比較閉塞,拒絕與外界接觸,也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因此,園區也針對這些孩子的特性設計課程,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親身體驗種植花草的樂趣,並指導他們如何餵養小動物,並廢物利用、珍惜自然資源。

漸漸地,這群孩子慢慢打開心房,看到人也不再低頭閃避,成功跨出和外界溝通接觸的第一步。其中,進步神速的大寶、小寶兩兄弟,來到園區前,鮮少與外界接觸,就算在家裡,也幾乎不曾主動開口說話,活到30多歲,不曾開口喊過一聲「爸、媽」。

來園區才半年,大寶、小寶見到人會微笑,也會主動打招呼,最讓父母高興的是,大寶、小寶生平第一次開口喊了「爸、媽」,一切的辛勞,頓時化為烏有。

由於園區照顧這群孩子並未收費,相關開銷費用不小。為了進一步建設農場,協會向勞委會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進用人員協助管理園區。目前園區已小具規模、具備戶外生態教學園的條件。而協會提出的農場延續計畫,最近更獲頒勞委會「第三屆多元就業方案計畫執行優良單位選拔」特優獎。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