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抵新德里 10年來中共首次訪印

標籤: ,

【大紀元11月2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結束在越南召開的2006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非正式領袖峰會後,中共領導人胡錦濤21日抵達印度首都新德里,這是10年來中共領導人首次出訪印度,此行受到各方關注。

胡錦濤在印度將進行4天的訪問行程,預計包括與印度總理辛格會面,簽署貿易協議,及總統卡拉姆會面。外界認爲,因爲兩國在歷史上的爭端,這次訪問除在經貿方面的共識,其他方面較難有突破。

貿易增加

中印貿易一直處於增長狀態,美聯社指出,中印的雙邊貿易在20年前幾乎不存在,而今年預計則可以增長到200億美元。

但隨著兩國貿易金額的增加,印度政界和民間也有很多人擔憂,大量中共廉價商品湧入會最終摧毀印度本身的製造工業。最近印度國家安全部門撰寫的政府內部報告指出,繼續將中國列爲威脅印度國家安全的國家之一。中國方面在與印度交往中也有自己的顧慮。

藏人抗議

為抗議胡錦濤的到訪,印度藏人舉行示威與絕食。(DIBYANGSHU SARKAR/AFP/Getty Images)

為抗議胡錦濤的到訪,印度藏人舉行示威與絕食。最大的西藏流亡非政府組織「西藏青年大會」、「西藏民主黨」和「西藏婦女協會」等6個非政府組織,組織大約2千個在印度的流亡藏人舉行抗議。

西藏青年大會成員在上星期六也在新德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們希望在胡錦濤訪問印度期間突出西藏問題。在印度北部的達蘭薩拉,西藏流亡議會呼籲胡錦濤與流亡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會晤,討論西藏的未來。

印度有關當局則要求著名的西藏活動人士丹真宗智在胡錦濤訪印期間不得離開達蘭薩拉。

巴基斯坦及美國因素

胡錦濤結束印度之行後將前往巴基斯坦,據悉,胡將宣佈與巴基斯坦達成一項重大核專案合作計劃。如果當真,美聯社分析認為,中印兩國的關係因此會受到進一步局限。

中印之間存在歧見及猜忌由來已久,除了邊界的紛爭外,中共長期以來一直用支援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來制衡印度,但在策略上卻需要迎合印度,致使得不到印方的信任。另外,印度長期允許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留在境內的達蘭薩拉,也是中共深感不快的事情。

另一方面,中國對印度與美國的友好關係感到關注。

爭端仍舊

儘管中印之間2005年4月,雙方宣佈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且簽訂關於解決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的協定,以及關於經貿合作5年規劃等合作文件。並在去年7月重新開放了被關閉44年的喜馬拉雅通道,但因爲領土的爭端等因素,終究化解不了彼此的戒心。

胡錦濤造訪之前,中共駐印大使孫玉璽突在電視台訪談中聲稱印度東北的阿魯納查省全屬中國領土,引發軒然大波。印度外長穆克吉駁斥說,阿省主權屬印度所有,阿省首長辛赫則要求中共立即召回孫玉璽。

中印邊界全長約2千公里,主要分西、中、東3段。西段的阿克賽欽現在處於中方控制之下;中段涉及的領土約2千多平方公里,中共和印度已交換了這一地區的實際控制線地圖,爭議不大;東段地區約9萬平方公里,是主要爭議點。

按中方說法,這一地區屬於以往英國殖民當局單方面劃定的「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印度政府於1951年侵佔,並於1987年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中國從未承認。

尤其是其中的達旺地區,中方認爲該處在歷史上一直屬於中國,達賴六世在這裏出生,藏族民衆對達旺有很深的民族和宗教感情,因此中國不可能放棄對達旺的主權。

胡訪印動機

胡錦濤此次出訪印度的動機引起各界猜測,一說認爲,中共欲在亞洲擴大影響力,以和美國爭奪局部的利益。

也有國際觀察人士認為,中共近來除了與北韓唱雙簧導出北韓核試事件外,又頻頻對日本示好,如今又造訪歷史關係一直不佳的印度,是迫於國內大批維權運動及退黨潮的巨大壓力,拓展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成爲舒緩國內壓力的一個手段。

中印大紀事

中共與印度於1950年建交,1959年西藏領袖達賴喇嘛流亡到印度,1962年中印發生邊界戰爭,直到1976年,兩國才恢復互派大使。

1993年,雙方簽署在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1996年,當時的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印,建中印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1998年,印度進行核試,兩國關係再度受挫。

1999年,雙方確認發展關係的前提是互不視對方爲威脅。2003年,印度明確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印度到昆士蘭旅遊人數激增急需直航
印度火車爆炸死傷數十人
胡曾河內共進早餐 胡態度有變引揣測
裘莉孕藏驚喜 小布領養喊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