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陳慕涵:澳洲報社的編輯們(二)

【大紀元11月26日訊】 陳慕涵,澳大利亞永久居民,中醫碩士。2006年5月她母親香港居民曾愛華因「印刷和傳播法輪功資料」遭上海警方拘留,關押在上海浦東新區看守所,6月底正式逮捕。8月23日,曾愛華的案件由公安局遞交上海浦東新區檢察院。10月8日,檢察院以「證據不足」為由把案子退回浦東新區公安局,要求補充偵察。

母親被非法關押後,陳慕涵多方呼籲營救,受到澳洲政府、多位議員幫助。7月9日她來到香港,得到香港多位立法會議員支持。7月12日到13日在香港中聯辦對面絕食,此後幾乎每天在那裏靜坐。7月13日起公開每日給母親寫的信。9月底,她回到澳洲,繼續為母親呼籲。

媽媽:您好!

昨天說到我和Manly Daily打電話,約好第二天去接受採訪。第二天在報社,我見到了另一位編輯羅賓,一位面容嚴肅的戴眼鏡的中年女性。在報社的會客室裡,她幾乎不露任何表情地在一個小本子上飛快地記著我的敘述,並時時再問我一些細節。但在我說到關押您的看守所自詡不打人,卻仍可以有種種方法折磨人,並演示給她看時,她發出了歎息。澳洲大陸上沒有發生過戰爭、饑荒或者瘟疫,就像一個海洋中的世外桃源。沒有苦難經歷是澳洲人的特點。我說的這些雖然只是法輪功學員遭受的萬分之一不到,卻仍有些超出了她的想像力。

我說著說著還是哭了,那個時候的我很容易在講述您的故事時哭泣。她憐憫地看著我,沒有作聲。我問羅賓報導出來之前能不能給我看一下,她說一般他們不會這麼做,但實際上當天下午她還是把樣稿email給了我。我打電話去對其中對法輪功的定義提了修改意見,她沒有疑議地照著改了,很和善。

因為要與當地議員聯繫核實,那篇報導隔了一天才出,正趕上閱讀人數最多的星期六。鄰居們後來見到我時紛紛來問候,其他地區的法輪功學員也給我發來郵件說有朋友對他說讀到了這個故事。

兩週以後,我在Manly的碼頭征簽,呼籲總理何華德即將到來的對華訪問時提出您的案子。我答應過羅賓事情有進展通知她,於是就在前一天給她打了個電話,她問了我征簽的時間地點後,沒說甚麼。第二天我在碼頭的時候,有個老太太直奔過來,二話不說拿起我的筆就往征簽本上寫自己的姓名地址。我很驚訝,問她知不知道是為甚麼簽名。她說知道啊,早上看到報上關於你要在這裡征簽的報導了。我跑回診所翻報紙,發現我的照片又一次印在了上面,心中充滿感激。

又過了兩天,我到總理府去遞交征簽信,一些弟子幫我辦了一個新聞發佈會。他們給我擬了媒體公告,但邀請媒體需要我自己做。於是報紙、電台、電視台一個個地發傳真,打電話過去,沒有經驗的我忙得有點暈頭轉向。發佈會結束後回到家裏,我才發現忘了通知羅賓了。我給她打電話,告訴她早上開了新聞發佈會。她說,已經看到了澳新社的報導(澳新社把自己做的報導發給所有的媒體供他們購買)。我十分抱歉,她還是那樣淡淡地,說沒關係,以後有進展再聯繫。

後來我聽到了您絕食的消息,決定去香港。訂好了機票,我給羅賓打電話。那次通話頗有些凝重。因為當時我拿的還是中國護照,而香港機場以前發生過不讓法輪功學員入境的事情,如被遣送的話我不知道會不會被送回大陸。羅賓問了我種種可能發生的事情,向來說話不緊不慢的她這時語氣有些急促。最後告別時,她語重心長地說:「You take care(你保重).」那時,我覺得,對於她來說,我已經不再只是一個故事的主人翁之一了。我記得掛斷電話的時候已經是晚上6點多了,但第二天一早,報導還是出來了,而且版面提到了很前面。

故事有點長了,我明天接著寫吧。

女兒

慕涵 上

2006年11月16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