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文化資產重鎮──

河灣之間的寶藏 博物館島

楊舒斐 撰文、攝影

人氣 13
標籤: ,

在柏林有一區叫「博物館島」(Museum Sinsel),位於流經柏林的施普雷河(Spree)的兩個河灣之間,是位於河中央的市中之島。面積雖然不大,卻是柏林最重要的文化資產聚集地。小小的島上有「博德博物館」(Bode Museum,1904)、「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 Museum, 1930)、「老美術館」(Alte Nationalgalerie, 1876)、「新博物館」(Neues Museum, 1855)、「老博物館」(Altes Museum, 1830)。

歷史最悠久的,是完工於1830年的「老博物館」;最新的是1904年的「博德博物館」。換句話說,這個博物館島早在十九世紀規模已經完備,柏林的文化重心也自此建立了。

博物館島上矗立著柏林最重要的博物館群。翻拍自博物館島的明信片。

「老博物館」是柏林第一座博物館,氣勢恢宏。正面仿希臘神廟的建築,用十八根八十七公尺高的愛奧尼克柱式廊柱作為門面,入口前的大面積廣場上有噴水池,是十分古典莊重的建築,這是十九世紀偉大的建築師卡爾‧斐特列‧辛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 1781-1841)的作品。他曾構思要將柏林建設為「施普雷河畔的雅典」。門前長長的階梯不時坐著走累的遊客在此休息、曬太陽,這副景象很類似「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吧!

事實上,這樣的博物館建築風格也見於臨近的幾座博物館,只是「老博物館」的立面特別磅礡有力、氣質不凡,再配合裡面展覽的古代藝術,整座博物館煥發著一股因歷史悠久而帶來的典雅氛圍。

佩加蒙博物館裡,有極其珍貴的巴比倫文化的真跡遺址。翻拍自佩加蒙博物館的明信片。

但論收藏,整修中的「佩加蒙博物館」卻略勝一籌。這座博物館最有名的寶藏,即是來自土耳其西部佩加蒙(Pergamon)的「宙斯大祭壇」,還有來自米利都(Miletus)的「市場大門」,以及來自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的「巴比倫宮殿」正面。說實話,對巴比倫文化有興趣的人,來這裡就對了。只是參觀中,想到這些寶物是如何從遙遠的中亞被掠奪至此的時候,不禁替德國感到些許罪惡感。

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產當初是放在東柏林境內。在兩德統一、首都遷到柏林後,整體的重建計劃中,將所有的博物館結合在一起,是個十五年的長程計劃:除了整修舊的博物館外,新的博物館也將陸陸續續出現。由貝聿銘(I. M. Pei, 1917-)建築師設計、整修的「德國歷史博物館」(2003)就是其中之一。

──摘自 木馬文化《與建築相遇》@

<--ads-->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綠面跪射俑抵科博館 價值連城
徐悲鴻的奴隸與獅   賣了690萬美金
歐亞鐵路計劃三年內運行  北京將直達柏林
愛爾蘭邀喬高 要求中共開放調查器官真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