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台採訪李新德談“牛社長”和神秘愛人

人氣 3

【大紀元12月1日訊】 主持人(楊憲宏):今天 我們訪問的是中國輿論監督網的創辦人李新德先生及他的網站上發佈的新的反貪調查報告:中國最“牛”的社長和他神秘的“愛人”。

我們想請李先生來談談這篇文章的主角中國食品報社、消費日報社社長、黨委書記吳炳晶,是位正廳局級官員。文章開始就說,吳炳晶主管的中國食品報社常年虧損,可是他在當社長期間個人財產迅速積累,有價值超過 1000萬元人民幣的7輛豪華轎車和兩處別墅和2套套房。當紀檢監察部門問其財產來源時,他都說“愛人”送的。

那麼請問李新德先生,你是怎麼知道這一情況的,在此之前沒有其他媒體揭發這一事情嗎?
李新德:首先這篇文章是我的獨家報導,是我們中國輿論監督網報導的第八位廳局級以上的高官。這件事情先是中國食品報的內部人員發來電子郵件,我們感到很典型,又是我們新聞單位發生的事情。於是就請他們把相關證據拿來,當看到所有車輛信息都是在車管所的註冊的時,我們認為比較真實;另外,其他一些證據也比較紮實。

為了對這些情況做進一步的核實,我去了北京市豐台區檢察院和中國食品報的上級主管部門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因為檢察院經過調查已不予立案;上級主管部門在接到群眾舉報後出了一個文件,說經過調查這些財產都是吳炳晶“愛人”的,他是清白的,明顯替他說話。當我到檢察院核實時,檢察院卻說此案正在初查,但不予立案書都已經出來了,怎麼還會在初查呢?我又到輕工業聯合會去了,在那裏查到有這個文件,確實是他們發的。當我問他們詳細情況時,他們說這是我們黨內的事,不宜公開。我對這兩家單位都說了因為我們對這件事比較關注,中國輿論監督網的影響比較大,來這裡也是為了對你們負責,如果文章發出去,畢竟關係到你們的聲譽,你們認為這裡面有甚麼問題,有必要的話,在一週內給我回信。我給他們留下了採訪內容和聯繫方式,但始終沒有接到回音。那麼我們就可以這樣確認,他們報社記者反映的情況都是真實的。

楊先生:有沒有機會接觸到吳炳晶本人呢?

李新德:沒有。因為我把文章的內容包括照片都打印出來,通過特快專遞寄給了上述兩個單位,他們應該找他核實。我給了他們一個星期的時間,應該是很負責任的。

楊先生:也就是說在你刊登發表之前,已經是做好了這些核實工作的。

李新德:是。我們對高級幹部的監督,向來是比較謹慎的。

楊先生:在你舉報的資料中有大家很感性趣的吳炳晶擁有7輛汽車,包括瑞典德沃爾沃S40,德國奔馳E230,奧迪A8,日本凌志等等。這些高級轎車和別墅加起來總價值超過1000萬人民幣,他需要購買那麼多的車嗎?你們有追出他這些車的來源嗎?

李新德:這就像當初我刊登“下跪市長”照片時一樣,大家都懷疑這個市長能下跪嗎?起初我接到對吳炳晶的投訴,我也表示懷疑。但是,他的車輛確實掛在報社兩位處長名下,一個叫甘力,一個叫肖延喜。他們到檢察院去都承認車不是自己的,是他們社長吳炳晶的。而吳炳晶說是他愛人的。為了查清這個神秘的愛人,我專門跑了一趟天津。到了當地銀行,銀行說王曉梅是欠債人,我們也找不到她。我又到了她開發的太極園小區,太極園的居民群情激憤,一聽說王曉梅都氣得要死。因為他們交了買房錢到現在都拿不到產權證。銀行的人還告訴我,王曉梅在太極園小區搞開發時手續就不全,她通過關係在手續不全的情況下就開工了,留下了現在這個爛攤子。他們也都在找王曉梅,一旦聽說她還有財產在吳炳晶這裡,他們一定會起訴吳炳晶的。

楊先生:中國輿論監督網中刊出了一張吳炳晶和前中國領導人江澤民尉健行的合影,看了印象很深刻。

李新德:我想解釋一下。這張照片是刊登在中國食品報社創刊20週年的畫冊裡邊。內部知情人告訴我,這張照片是經過吳炳晶安排進行處理的。這張照片和中國食品報社沒有任何關係,是吳炳晶在全國政協工作期間作為引領人員,把國家領導人引到位置上坐下來時趁機拍照的。關鍵是他的西裝左上角佩戴著工作證,且旁邊還有別人,並不只是三個人。經過處理的照片沒有了工作證,看起來就是專門與國家領導人的合影。其目的就是炫耀自己,檢察院和上級機關不敢動他,恐怕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楊先生:是他安排人拍的嗎?

李新德:這個我們不知道照片他是怎麼要來的。但他把工作證處理掉,拿到食品報社創刊的畫冊中刊出,實際上並不是發生在他在食品報社工作期間的事,明顯是在炫耀,是政治上很卑劣的人。

楊先生:吳炳晶主持的中國食品報是怎樣一個報紙?

李新德:這是一張行業報紙,以前在中國食品行業中比較有名的一張行業報紙。報社記者向我反映,他們非常熱愛這張報紙,當時辦得非常紅火。前任社長移交時留下了800多萬存款,沒想到吳炳晶來後逐漸虧損、萎縮,裡面存在很多問題。處於對報社的熱愛,他們現向有關部門反映了這些問題,但得到的結果令他們非常失望,在無奈之下,才向我們投訴的。
楊先生:消費日報是怎麼回事?

李新德:同時隸屬於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楊先生:吳炳晶也很有辦法,成為這兩家公家報社負責人。

李新德:應該說是有點能量的一個人。

楊先生:應該說有點上層關係,否則他也不會坐倒這個位子上。目前檢察機關對他的調查進度如何?

李新德:檢察院給舉報人出了一個不予立案決定通知書。

楊先生:不予立案是甚麼意思?

李新德:也就是說吳炳晶不存在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問題。舉報人對這個決定不服,已經向上級檢察機關提出復議,目前還沒有甚麼結果。

楊先生:也就是說調查以後沒有這個問題?

李新德:因為吳炳晶向檢察院說這些財產都是他“愛人” 的嗎。我也不知道檢察機關有沒有核實他的“愛人”。提到他的“愛人”,實際在吳炳晶跟他原配愛人沒有離婚時,就認識這個人,只能說是他的女朋友。我是這樣認為,不管非法同居也好,沒有法律上的任何依據,做為食品報社的上級主管部門,輕易認定就是他的“愛人”,是非常不嚴肅的一件事情。中國的法律認為,愛人就是結婚後的稱呼,是有法律關係的。他沒有王曉梅結婚,只能說是非法同居,不能輕易認定是“愛人”。這也是我給文章做標題的一個重要原因。

楊先生:既然已經在網站上揭露了這個事情,中國輿論監督網未來有關吳炳晶這個案子,怎麼繼續處理呢?

李新德:我們要看有關部門的動作,主要看事情的進展,我們會繼續跟蹤。

楊先生:中國輿論監督網公佈了吳炳晶的資料以後,檢察機關也說明了沒有這個方面的問答題,那他會不會反過來告你呢?

李新德:這個很有可能。因為訴訟是每個公民的權利。

楊先生:到目前為止他都沒有提出過嗎?

李新德:也有人提出讓他這樣做,我倒是歡迎這樣做。

楊先生:一般來說,別人也會拿這個作為一個衡量。中國輿論監督網所報導的東西都不是真實的話,吳炳晶作為職業經理人就會感到妨害了他的名譽,影響了他的工作,他就會控訴。

李新德:目前他已經知道這一事情了,但還沒有這麼做。我希望和他在法庭上對薄。

楊先生:能否判斷他會不會有這樣的動作?已經過多久了?

李新德:從我的文章今天凌晨發出到現在還沒有。

楊先生:我想請教你,報導了這麼多貪官污吏的醜行,壓力怎麼樣?是不是會產生很多不便,會被警告嗎?

李新德:警告的事情還沒有發生過。因為我報導的事件都是有證據來源的,也都經過核實的,如果證據不紮實我根本不報。主要不便是來自網絡的封殺。我報導了遼寧省紀委書記是黑社會的保護傘、江蘇外辦主任強姦女僱員報復男下屬兩個事情後,我的博客被封殺了20多個。一些的服務商接到了通知,受到了警告。例如,某地公安局發出通知請各單位用戶儘快執行,具體內容如下:請各單位立即清查各自服務器內是否存在一個叫做中國輿論監督網的網站或者論壇博客,其違反新聞發佈法的相關法規,請立即刪除,2006年11月19日。

楊先生:他們發佈這個東西是甚麼名義?

李新德:是以公安局的名義。前一段我發佈了遼寧省紀委書記和江蘇省外辦主任的兩篇文章,影響了他們的名譽。但他們不敢到法庭上告我,只能利用權利封殺我。以前是封殺我的網站,我現在就採取游擊戰術,做論壇,做博客。我先後有130多個博客,到目前為止已經被封殺了60多個。我認為,網絡是我們的青紗帳,是我們的戰場,到處都有我們的文章。中國輿論監督網上次在接受你們採訪時我就說了,我們要把它做成品牌,我的名字,我的網站名字在網絡出現時,大家恰恰都認為是真實的,可信的,他們害怕。

楊先生:你做的事情是官方該做的。

李新德:官員到了廳局級這個位子,群眾就沒有可能再對他們進行監督了,只能是黨內監督。所以中國輿論監督網就是一個民間的網站,應該作一個先驅,就是新聞要自由,要走在前列。當然有個前提,只要證據紮實,無論官職多高,都可以做。投訴者已經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了,而你們(指某些司法機關和紀檢監察部門)還替貪官庇護說話。那好,我們來揭露你。你認為是揭丑,我們認為是在監督,他們是來維護我們拔掉和諧社會的障礙。我們現在提倡要為和諧社會創造條件,這些貪官污吏是掌握權利的人,是我們創建和諧社會最大的敵人。他們利用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利,剝奪了國家和人民的財產,造成了社會極大的不公,社會怎麼會和諧,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有權利義務這樣做。

楊先生:那官方總該對你有肯定吧?

李新德:目前還沒有。

楊先生:產生貪污的根源是制度問題,還是純粹個人問題?

李新德:有的同志跟我講,李新德你不要干了,已經功成名就了,你干了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我回過頭來看,這些同志說得也確有道理。這個事情就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我報導了湖南省郴州市兩頭通吃的紀委書記曾錦春,這就說明監督機制的問題。我們的監督機制有缺陷,缺了很多環節。到我這裡來舉報的比較艱難,有的為幾千元幾分地甚至跑到北京去上訪、舉報。這就是下麵人面對舉報人,採取踢皮球的做法,一級一級的踢。沒有從根本環節來解決問題,很多問題都與行政命令有關,比如,法院受理一個案件時,市長告訴他,這關係到政府形象問題,是政府拆遷問題,政府不允許立案。甚至說立案也叫他敗訴。說明司法不獨立,我們的法院人員的工資,人員的任命都是靠政府的,你就要聽話,不聽就下崗。因此,我們一直在呼籲政治體制改革要跟進。

楊先生:民主在中國的頭緒我還看不出在哪裏?

李新德:現在和以前比較已經進步多了,但跟經濟增長的速度相比還是很慢的。已有村民委員會制度,政府主要領導的直選…………等等。

楊先生:經濟越發展,就更需要一個比較公平的機制來處理這些經濟發展後所得的新的分配利益。但目前來看,分配利益就變成是膽大的人拿去吃了。剛才提的案件包括那幾個案件都有類似的問題,甚至製造一些假的聲勢,好像跟江澤民拍過照片就去唬人家,跟江澤民拍過照片有用嗎?

李新德:有用的。外人不知道,說明他很有關係,還以為他和中央領導關係很好呢。

楊先生:我們這裡跟高官拍照不感興趣。除了監督機制以外,民間對這樣的回應是甚麼嗎?

李新德:民間的回應各有形式,在湖南就有一個姓黃的把違法辦案的法官炸死的情況,他在沒路可走的時候就會走向極端,我們一定要痛定思痛。

楊先生:你即便是很努力寫了這麼多,在中國這些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沒有辦法完全報導。這個工作本來就是紀檢監察應該做的。當然,做媒體的也常常在做這個事情,但不能搞到最後,變成是本來不該是媒體的作為,這就變成了貓不抓老鼠,而成了狗拿耗子了。

李新德:沒辦法,互聯網時代我們有了這一工具,他們不抓,我們幫幫忙嘛。

楊先生:未來你的輿論監督網對貓不抓老鼠的這種現象,也會發揮一些監督作用嗎?

李新德:我們也在搞,比如,紀檢、司法腐敗問題我們也在搞。

楊先生:有多少人在參與你這樣的工作?

李新德:目前不在少數,我們隊伍在不斷壯大。

楊先生:目前中國輿論監督網在傳播方面有沒有遇到甚麼大的問題?

李新德:主要是來自網絡的封殺。我比較高興的是,我的論壇博客由於有根有據,這些管理人員都很有良知,支持我。放在互聯網上好多天,只有在接到上級通知後才拿掉。互聯網有滯後性,文章發表後,有關部門一般在3-5天後才能發現。(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輿論監督網大河博客揭黑幕被封
"司法公信力"你在哪裡?!
被刪除的文章:"冰點"何時解凍?
鎮政府似土匪搶奪 眾商戶遭殃被執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