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聞

WHO將成立國際專家小組 統一命名禽流感病毒

【大紀元12月1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日電)今年十月發表的一份研究指出,在中國發現可能因注射疫苗造成變異的「H5N1福建亞型」禽流感病毒。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機構組成的考察團到中國調查後認為,這種病毒變異在去年已被確認,是由於命名不同造成誤解,為此,WHO將成立一個國際命名專家小組,統一命名禽流感病毒。

綜合新華社與香港「大公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專家,於十二月四日到八日組成禽流感國際聯合考察團,到中國對這篇研究報告的內容進行調查。

報導引述考察團專家表示,分析中國農業部提供的病毒信息後發現,「福建亞型」不是一組新的病毒,這種病毒在去年已被確認,且與二零零四年家禽中分離的病毒有關。

不過,各地對於這種病毒的命名都不同,有的稱為禽流感第三系病毒,有的稱為禽流感水鳥系病毒。

考察團指出,參與調查的科學家認為,流感病毒變異是自然屬性,目前尚無證據顯示,禽流感病毒變異毒株是由於中國對禽類進行疫苗接種所引起。在一些未進行常規疫苗免疫的國家,禽流感也發生變異。

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表示,對中國的家禽免疫調查顯示,中國進行的免疫措施,尤其對家禽免疫後進行監測的工作非常有效,且疫苗對病毒有很好的效果。

專家認為,這次爭議是因為大家對禽流感病毒命名不同造成。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這種病毒在中國的其他地方,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分布情況,還需要詳細的調查。

考察團專家指出,這次針對禽流感病毒出現的爭議顯示,在禽流感統一命名方面有不足之處,WHO將成立一個國際命名專家小組,統一命名禽流感病毒。

另外,專家表示,科學家一致認為,信息共享對保護人類健康非常重要。因此,各國科學家應有更好的交流,各國應共享相關信息,共同打贏禽流感防治。

考察團建議,中國及世界各國應密切監測禽流感病毒變異,尤其對鵝鴨群中的接種、散養家禽中的接種和小規模養殖場中的接種情況,進行定期監測。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管軼等人於十月底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題為「中國H5N1流感變異株的出現及流行」報告,表示在中國南方地區分離到變異的「H5N1福建亞型」禽流感病毒。

報告認為,亞洲地區對數以百萬計家禽施打疫苗,可能已協助引導病毒突變成為能茁壯蔓延的新病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