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水土流失 近50萬平方公里待治理

標籤:

【大紀元12月1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日電)長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從一九八九年實施以來,目前長江流域水土流失仍很嚴重,還有近五十萬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積,和近一億五千萬畝坡耕地,未得到治理。

新華網今天報導,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員會目前正在四川成都開會,該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省長張中偉在會中作以上表示。

他說,該工程實施十七年來,經過連續治理,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減少百分之十五,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實現由增到減的歷史性轉變。

但張中偉也說,長江流域水土流失嚴重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性改觀,這項工程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不容忽視。

他說,目前長江流域還有近五十萬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積,和近一億五千萬畝坡耕地未得到治理,有一半以上的水土流失嚴重縣(市、區)尚未列入重點防治區實施範圍。

張中偉說,長江上游地區還有四千多條泥石流溝嚴重威脅著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退化、石漠化的面積仍高達近百萬畝。

長江中游紅壤丘陵區還有數十萬個號稱「生態潰瘍」的崩崗仍在淤塞江河、水庫塘堰、壓埋農田。開發建設等生產活動造成的人為水土流失,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

另外,長江上中游水土流失地區絕大多數是貧困地區,貧困與生態惡化相互交織的惡性循環,使廣大水土流失地區的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群眾長期處於貧困的邊緣。

近幾年來,長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的投入一直沒有明顯增加。

在農村義務工制度取消和單位治理面積投資增加的情況下,該工程年治理進度已由工程實施之初的六千平方公里減少近一半,治理進度還相當緩慢,與規劃目標相去甚遠。

相關新聞
中鋼總部大樓動土 江耀宗宣布:「兩個兩千」五年計畫
組圖:中國嵊泗列島漁民生活紀實
專家沿長江搜尋 未見水中活化石
長江走千七公里 不見「白暨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