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8大學情侶不愛套招

人氣 153

【大紀元2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台灣性觀念大開,浪漫情人節又將至,但根據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針對國內大一學生使用保險套的調查報告發現,有親密對象者,三對伴侶中有一對進展到「全壘打」階段,多次性行為後,竟有高達七成八以上沒有戴保險套的習慣。

高雄樹德科大人類性學研究所教授林燕卿主持的「全台灣大學院校學生使用保險套情形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大學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科會報告出爐。

研究分成焦點團體訪談、問卷調查二階段,前者從北、中、南區各一所大專院校共選出五十人,採開放式問答;後者隨機抽樣北、中、南、東四區各三所學校、一千二百人。

研究顯示,有親密男女朋友者佔三成七,發生性關係則有一成二,比率達三分之一。

不用套 南區竟達百分百

林燕卿說,受訪者都知道保險套有避孕、避病好處,在未曾有過性行為時,五成七以上(北區達七成六 )認同未來如有性行為應經常使用。但真有多次性行為而沒有戴保險套者,北區佔七成八、中區八成七、南區竟高達百分之百(回答此問題者三十二人全數未使用 )。

尤其,曾有過性伴侶數目愈多、對使用保險套持負面看法、朋友同儕都不使用,以及對自我行為的把握程度低者,戴保險套的意願更偏低。

林燕卿說,女生的堅持很重要,但當女生提出戴保險套的要求,往往會招來男友懷疑是「不信任」或「不夠愛」,因此僵持到最後,女生多半決定舉白旗順從對方;若女生主動備套,則會被對方認為是「有企圖」、淫蕩的,這就是為什麼受訪者戴保險套的機率如此低。

她強調,第一次不戴保險套者,未來就很難再戴,而多數受訪者「嚮往第一次應該是珍貴的感覺」,遠勝於「應該保護好自己身體」的價值觀排序,令她訝異,林燕卿建議,這是值得未來性教育宣導工作者多花力氣去扭轉的部分。

少一套 搏孕氣 何必呢

〔記者謝文華/綜合報導〕大學生不喜歡戴套?北部一名男性大學生表示,「七成八」不戴套的研究結果,與他所了解的實情相符,而「女生太把握安全期算得準、男生太信任自己體外射精的技術」則是締造此數據的主因。

女生有喊卡主導權

這名大三學生說,男生之間常會談論性,甚至拿此炫耀,就他了解,有男女朋友者,至少半數以上會進入到性交階段,遠超過研究結果;而為何不戴套?多數男生覺得「少一套,多了一份真實的觸感」,況且最後關頭,喊卡的主導權在女生,女生沒要求「非戴不可」,何必浪費錢,跑出去買還興致全消。

南部某大四女同學則說,男同志之間因為怕染病多半會戴套,異性戀性交戴套者反而相對要少,她對於「七成八」不戴套的數據很生氣,因為發生性行為,八成以上是男生主動提出,要求不戴比較舒服的也是男生,若女生提出戴套要求或自行備套,會被男友誤認「經驗豐富」;一名聰明、能力很強的學姊竟也不小心懷孕,最後墮胎、男朋友卻劈腿收場。

東部一名大三的女同學則說,東部校園較保守,沒聽聞類似的討論。

三名受訪的大學生都認為,大學生已成年,對自己的行為有負責能力,保險套的購買管道應該更暢通、便民。他們呼籲家庭、學校,不應再以迴避、防衛、鴕鳥的心態進行性教育,也不要只拿身體器官圖潦草解釋過關,應與時俱進,提供更開放、更貼近學生所需的性知識,改變社會對購買保險套者投以「異樣眼光」的錯誤態度。

要一套 變列管 開倒車

〔記者謝文華/綜合報導〕調查顯示多次發生性行為的大學生高達七成八不戴保險套;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指出,這是個警訊;王蘋並批評衛生署去年將保險套列為「列管的醫療用品」,是大開愛滋防治倒車,呼籲政府應持更開放態度,廣為推動在校園設立保險套自動販賣機。

樹德科大性學研究所教授林燕卿說,研究中訪談學生使用保險套的困難為何?不少學生反映不易取得(尤其偏遠地區 );加上價格貴(外國品牌有的一個要價五十元,等於一個便當的錢 ),便宜的要上衛生所買又比較遠;有人還透露,不好意思上超商買,若校園內有投幣式保險套自動販賣機、販售國產的便宜貨,將更有意願使用。

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也說,保險套應被當成民生用品,立法上應更開放、拓寬銷售通路,因為當要購買時已準備要用了,若一味用道德論調阻止性行為發生,事實上並阻止不了行為本身,反倒促使當事人設法隱瞞不安全的性,豈不更加危險?

她並表示,國人第一次性行為紀錄有逐年下降趨勢,所以不只是大學,甚至國中、高中都應普遍設置投幣式保險套自動販賣機,尤其青少年無法從正常管道購買,恐怕會成為避孕、避病防治上更大漏洞。

同志書店、晶晶書庫負責人賴正哲表示,對同志而言,保險套的功能重在避病,但去年保險套成為列管的醫療用品後,許多大學生抱怨不好買,他索性向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索取,以只送不賣方式滿足顧客的需求。

校園賣套 教部已解禁

〔記者謝文華、胡清暉/台北報導〕對於學界批評保險套被列為「列管醫療用品」及無法在校園販售導致用套率偏低,衛生署表示為確保保險套品質,因此必須列管,但衛生單位並不反對在校園設置保險套販售機,事實上,站在疾病防治立場,設置保險套販售機會比較好。

教育部體育司長何卓飛則對大學生性行為七成八不戴套顯得有些訝異,他表示,這樣的數據算是很高,原因應出在學生對自我行為不夠負責,加上自制力不夠,未來將加強宣導。

何卓飛認為,大學生已成年,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教育部尊重大學自主,近日已取消禁令,授權各校決定是否在校園內販售保險套,就他所知,目前各大專院校的販賣部大都採外包式,如二十四小時超商,且學校並未管制校內商店販售保險套,因此學生的購買管道應不成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聽障畫家張佑民 天長地久感動評審
劉德華演國王 怕打不過周潤發
製造surprise 他們最行!
小心「接吻病」醫師:接吻賽前多三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