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5年台灣汽車銷售51.5萬輛 為近十年榮景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四日電)工研院IEK-ITIS計畫 (經濟部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 統計分析,2005年台灣車輛 (汽、機、自行車)總產值為新台幣 5363.7億元,較2004年成長3.8%。各種車輛銷售也比2004年成長,其中汽車整車成長最多,首度突破50萬輛,為近十年罕見的榮景。

工研院 IEK-ITIS計畫統計,2005年汽車業產值約3964.2億元,較2004年成長 2.9%;機車業產值預估為843.4億元,較2004年成長2.1%;自行車產值為556.2億元,較2004年成長13.8%。

2005年台灣汽車市場總銷售情形,創下近十年來罕見銷售榮景,一口氣突破50萬輛,達到51.5萬輛。主要因為Q3銷售成長,各車廠發表新車型與改型車款,各車廠的促銷策略也刺激消費者換車需求。

零組件出口主要市場是美國、中國大陸、日本、澳洲及英國;產品項目以輪胎、車燈、保險桿為主。未來台灣汽車零組件外銷最大的問題,在於 OEM原廠加強對售後服務市場的經營,廠商逐漸面臨專利侵權的問題,未來有可能影響台灣汽車零組件外銷的機會,形成另外一個非關稅性貿易障礙。

機車產業方面,2005年機車業整車產值預估成長5.7%,達445億元;機車零組件則下降1.6%,達398億元。總計2005年台灣機車廠商內外銷總量約 145萬餘輛,較2004年下降10.2%,其中內銷則較2004年成長2.7%,外銷比2004年降低22.2%。

機車內銷市場拜2005年Q4各廠家競相推出零利率促銷方案而撐住大局,使得全年機車銷量達79萬輛,但未來內需市場恐飽和。外銷方面,由於新台幣升值,加上國內主要機車大廠近年來至海外設立機車廠,並從當地銷往第三地,因此2005年台灣機車整車外銷數量與2004年相比,大幅降低兩成。

機車零組件方面,由於近來台灣機車廠商擴大海外整車組裝的投資佈局,預料帶動國內機車零組件出口。但在東南亞自由貿易區運作架構成型,基於貿易關稅與零組件當地化的政策要求下,台灣機車零組件是否可以台灣為基地,維持供應台灣機車廠商海外據點所需的零件產品,值得觀察。

自行車產業2005年表現亮眼,全年產值預估 556億元,較2004年成長13.8%。成車預估成長 17.4%,達339億元;自行車零組件也成長8.5%,達 217億元,主要是廠商努力朝高級化、高附加價值化與多功能化發展,同時台灣自行車龍頭廠商帶領,成立二年多的 A-Team 強化市場機制與品牌形象,並持續「共同開發」的課題,整合上中下游廠商的產業價值鏈,共同研發足以拉大與競爭對手差距的新車種,配合生產與行銷的通力合作,努力提升台灣自行車整體的國際競爭力。

2006年A-Team將持續朝創新、高值化發展,且由於台灣自行車產業已成功攻下國外高價產品及專賣店通路,因此即使出口量增加有限,但出口值將持續提升,外銷主力仍以北美與歐盟為主,同時開拓東歐、俄羅斯與中南美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