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躍:湖北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調查報告

附民間建議書

劉飛躍

人氣 4

【大紀元2月6日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接受公正、平等的教育是每個人最基本的人權。享受教育權是實現經濟權利、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之一,享受教育權是實現政治方面的權利與自由的必要保證。公民的受教育權以及受教育權實現程度的高低不僅對個人關係重大,對民族與國家的生存與發展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多年來,中國教育狀況飽受批評。我們這次走進農村開展實地調查,希望得到農村教育現狀真實的信息和答案,希望為維護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盡一個公民的責任。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一、調查的時間、地點、對像、方式

這次調查從2005年10月1日開始,到2005年12月31日正式結束。這次調查我們選擇了湖北省隨州市的兩個村和一所鄉村學校。兩個村是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吳山鎮三合店辦事處(又叫三合總支)王沖村和桑園村,一所鄉村學校是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吳山鎮三合店中心小學(2005年秋我在這所學校「支教」)。調查的對象是現在(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正在和應該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及其家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搞清楚農村中小學(即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兒童受教育的現狀,他們的基本教育權是否得到有效的維護。

這次對農村的調查主要採取了發放調查問卷和入戶訪談的形式,對學校的調查主要採取了和學校領導、老師及學生訪談的形式。這次調查我們對王沖村和桑園村兩個村挨家挨戶進行了走訪,這兩個村共有117戶家庭有兒童現在正在和應該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由於有的家庭有多個子女現在正在或應該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所以這117戶農村家庭共有適齡兒童134名,這134名兒童截止到我們當日調查時都沒有超過16歲。我們對這117戶農村家庭的家長逐個進行了訪談,並向每個家庭發放了調查問卷。

二、調查地的背景情況

這次調查選擇的兩個村位於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吳山鎮境內,吳山鎮位於桐柏山脈的南延地帶,北與河南省桐柏縣交界,西與本省棗陽市毗鄰,南北長36公里,東西寬14公里,版圖面積3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萬畝,山場38.5萬畝,水面2.8萬畝,總人口3.6萬人,該鎮的主要工業是開採鉀長石,其它工商企業不太發達。吳山鎮雨量充沛,境內有五座大中型水庫和30多座小型水庫,水稻、小麥、棉花、花生等都可種植,2000年全鎮農民人平純收入2688元.。王沖村和桑園村隸屬於吳山鎮三合店辦事處(總支),這裡屬於山區,人均耕地較少。

三、當地農村兒童失學狀況

這次調查我們走訪了王沖村和桑園村兩個村家中有小孩正在和應該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所有家庭,這樣的家庭共有117個,涉及適齡兒童134 名,這134名兒童截止到我們當日調查時都沒有超過16歲。在這134名適齡兒童中有19名兒童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失學了,失學率為14.1%。在這 19名失學兒童中有6位兒童小學沒畢業便輟學回家,13名兒童初中沒畢業便輟學回家。下面是19名失學兒童名單,其中前六名是小學失學生,後13名是中學失學生。

邱春霞,今年13歲,王沖村二組人,2004年小學五年級讀了一半時失學,邱春霞現在家玩。
邱春青,王沖村二組人,邱春青是邱春霞的姐姐,今年14歲,2003年讀小學四年級時失學。邱春青2005年上半年外出打工,在工廠「做小活」、「剪線頭」。
沉鋃鋃今年15歲,王沖村一組人,小學四年級沒讀完就回家了,現失學在家已有幾年了,我們見到他時他正和一群成年人在打牌。
龍宮隨今年15歲,王沖村一組人,龍宮隨讀小學六年級時失學。
劉世成今年14歲,又叫劉世龍,王沖三組人,2005年小學六年級還有兩個月沒讀完就沒再上學了,現在家放牛。
劉磊成今年14歲,王沖三組人,2005年讀小學二年級時失學。
王倩倩今年15歲,王沖一組人,2005年讀初中二年級時失學。
沉林霞今年14歲,王沖村三組人,2005年讀初中二年級時失學。
沉小翠今年16歲,王沖村一組人,2004年讀初中二年級時失學。
張祥今年15歲,王沖村四組人,讀初二時失學了。
張常今年13歲,王沖四組人,2005年失學。
沉蘭蘭今年14歲,王沖三組人,2002年失學。
付保林今年15歲,王沖三組人, 2004年失學。
胡爽今年15歲,桑園村四組人,2003年失學。
張村今年14歲,桑園一組人,2004年失學。
沉金根今年15歲,王沖村一組人,2005年失學。
吳倩今年15歲,桑園村二組人,2005年2月讀初一時失學。
沉小嬌今年15歲,王沖二組人,2004年失學。
沉金霞今年15歲,王沖四組人,2005年讀初中二年級時失學。

四、農村兒童失學原因分析

(一)貧窮對農村兒童失學的影響

我們這次通過對王沖村和桑園村兩個村的調查,感到這裡農民的收入很低,生活仍很貧困。這裡農民的收入主要來農業,而「種田主要是搞口糧吃」,現金收入很少。

從我們的調查來看,貧困是是造成這裡兒童失學的主要原因。像邱春霞、邱春青因父親邱才金腿有風濕病和嚴重痔瘡,干重活不方便,家庭困難而失學。邱才金說:「說內心話,家裏現在沒錢了,娃們要筆要本都買不起」。 邱春霞就是因去年一次放學後因無錢搭車回家被迫走了十幾里山路而拒絕再上學。王倩倩、張常是因家庭子女多,父母為了能讓成績相對較好的其它子女繼續上學被迫採取了「“捨一保一」的辦法,成績相對差的他們就因此失學了。張祥的母親說:「娃有時候回家要生活費、豆漿費,家裏沒錢,往往要很久才能給他。娃在學校也有個臉,也要面子。最近兩年娃回來要錢,我總是出去借,現在都借不到了,我和娃一樣自卑」。沉蘭蘭因母親潘瑞英患癌症,動了幾次手術,家庭一貧如洗被迫失學。在19名失學兒童中,沉鋃鋃、沉小翠、沉小驕、劉世成、劉磊成都是因家庭困難而輟學。

(二)農民工子女失學多

我們在王沖村和桑園村兩個村調查時,發現村裡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外出打工,他們的子女失學現象較嚴重。沉林霞的父親沉尚忠長期在外打工,而打工又弄不到錢,很長時間沒回家了。沉林霞的母親在幾年前得病死了,沉林霞現在不僅無錢上學,連吃飯都是這家吃一頓,那家吃一頓。胡爽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幾年不回家,胡爽一直寄養在親戚家。我們調查時,胡爽父親胡德軍剛打工回來,他都不知道胡爽是哪一年沒讀書的。吳倩去年在吳山鎮讀初中時,吳山到三合店正修路,到三合店後還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家。當時父母都在外打工,沒人接她。有時她要從吳山走回家,其間有三十公里左右的路程,這令吳倩不堪忍受並因此而失學。付保林、張村、沉金霞都是因父母外出打工家中無人照料而失學。

(三)學校管理對農村兒童失學的影響

由於當前中國的教育體制存在諸多問題,造成學校管理存在許多扭曲、不正常的地方,學校現在工作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如何「賺錢」,這就出現了向學生家長亂收費、極端追求升學率等現象,這些因素同樣造成了學生失學。沉金根的失學源於他的母親和學校的一次爭吵。沉金根有一次上連周(兩個星期連上)花了一百多塊錢,沉金根父母認為學校強迫學生刷卡不規範,導致學生亂花錢。沉金根母親到學校問明情況時和校長、老師大吵了一架,沉金根因此就沒再到學校去。龍宮隨讀小學六年級時,有一次作業沒做完,老師吼他並打了他一下,加上當時他已被罰站了很久,又餓又急,一下子就暈倒了。後來查出龍宮隨得了羊風病(癲癇),為此事他們家找過學校。龍宮隨因此事一直在家休養,現在病好了也沒再上學。

(四)「厭學」對農村兒童失學的影響

這次調查,我們還對教育管理人士和部份老師進行了訪談,他們都表示現在失學的現象很少,一些兒童失學主要是由於這些學生成績差、讀不進書厭學贊成的。我們在調查失學兒童時,確實有這樣的現象。像邱春霞、吳倩都有老師和家長做她們的工作讓她們回學校上學,她們就是不去。沉鋃鋃也表示自己失學的一個原因是「自己不想上」。劉世成的原班主任表示劉世成是讀小學六年級還有兩個多月了快畢業時「死活不想上了」。但進一步分析,「厭學」背後另有原因。如邱春霞是由於「要筆要本都買不起」、上學放學要走十幾里山路而「厭學」;沉鋃鋃失學的另一個原因是「家庭困難、兄弟子妹多,家中現在還欠有外債;吳倩是由於父母外出打工,家中無人照料,上學放學要「第走」(當地俗語,是只能步行無法搭車的意思)而「厭學」;劉世成是因為「有時學校要交錢,向父母要錢要半年都要不到」而「厭學」。相對於上面分析的「貧窮」一些原因外,學校大搞應試教育逼著學生死讀書及升學無望更是造成學生「厭學」的重要原因。在調查中,許多學生都表示「上學沒意思」“一天到晚都有作業」“老師只管成績好的學生」 “反正自己成績差,讀了也考不上」。我不否認學生主觀上存在一些厭學的情緒,但我相信當我們的社會為他們提供良好的上學條件,當學校讓他們感到讀書快樂時,厭學情緒會大大降低。

(五)農民教育觀念對農村兒童失學的影響

這次調查,我們向每個調查對像發放了一張調查問卷。其中第二個問題是「您認為是甚麼原因造成了農村兒童失學?」,四個選項是A、家庭困難( ) B、讀書無用( )C、女孩不需要上學( )D、其它原因()。在117張調查表中,無一人選擇「讀書無用」和「女孩不需要上學」。這一點在我們對十九名失學兒童的調查中也得到了證實。吳倩是個女孩,自她不到學校去後,她母親停止了在外打工,專門回來勸其再上學,並動員吳倩的姐姐勸其上學。吳倩的母親在和我們交談時,反復表示「自己很有信心,明年9月1號再讓吳倩到學校去」。張常的母親在我們訪談結束後又找到我們,詳細詢問學校現在的收費情況、「兩免一補情況」,並表示「小該打工太小了,我還是想讓他再上學」。

(六)農村一些具體問題對兒童失學的影響

農村由於地廣人稀,近年來又由於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學生人數驟減,農村學校大量被撤。三合店辦事處原有十幾個村,村村有小學,現在的三合學校也由初中改為了小學。由於學校大量減少,更加劇了農村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同時由於上學太遠,農村學生不得不選擇在學校住宿生活,這大大加大了他們上學的費用。我們在調查研究時,發現農村學生搭車難是一個很實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車次少、車次不穩定、搭車不安全甚至無車可搭。我自己親眼看到由於車少有的學生放學回家時不得不爬在車頂上。在失學兒童中,沉春霞、吳倩失學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無錢搭車和無車可搭。

五、侵犯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的其它表現

由於各種社會原因造成農村學生失學,實際上直接剝奪了他們接受教育的權利,是對他們基本教育權的最嚴重侵犯。相對於「失學」來說,農村教育中還存在許多侵犯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的其它方面。

(一)農村學校開課不足 教學條件較差

從2005年10月17日~2005年11月11日,我在三合學校四、五、六年級各選擇了一個班,讓學生記錄了這期間連續四個周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健康課、勞動課的開課情況,根據學生的記錄我整理成了下面四個表:

三合店中心小學體音美等課開課情況調查表
(2005年10月17日~2005年10月23日)

三合店中心小學體音美等課開課情況調查表
(2005年10月24日~2005年10月30日)

三合店中心小學體音美等課開課情況調查表
(2005年10月31日~2005年11月6日)

三合店中心小學體音美等課開課情況調查表
(2005年11月7日~2005年11月13日)

從這個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六年級這個班在這近一個月中體育上了0節,音樂上了0節,美術上了0節,健康上了0節,勞動上了0節;五年級這個班在這近一個月中體育上了1節,音樂上了1節,美術上了0節,健康上了0節,勞動上了0節;四年級這個班在這近一個月中體育上了0節,音樂上了0節,美術上了0節,健康上了3節,勞動上了0節。

按照部頒標準,體音美這些短線學課不僅要上而且要開足課時。在三合學校這些課雖然上了課表,但沒得到落實。這些課一般沒有專職教師,主要是由語文、數學老師兼帶。這些課大多數時候在上語文、數學課,有時語文、數學課上得太多了就上上這些課調節一下。

在這樣一種狀況下,體音美這些課的上課質量是不容樂觀的。由於上體育課的老師不具備專門的體育知識,學生上體育課基本上就是跑跑步,做做操。截止到我撰寫這篇調查報告時為止,課內課外我沒看到學生玩過足球、籃球,連玩乒乓球也很少,學生很多的時候是扒在地上彈珠子。上音樂課和美術課更需要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天生條件,但由於絕大部份老師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素養和嗓音條件,上音樂課時不得不找班上那些嗓音稍好的同學教學生唱歌,至於說音樂課必備的手風琴、錄音機更是沒有。上美術課大多數時候是讓學生自己畫畫。相對於體音美這些課,信息技術等課的情況更糟,雖然每個學生收了15元的信息技術費,但信息技術課根本沒上課表,因為學校雖然有微機教室但微機教室沒有供學生上課的電腦。

四年級學生陳國寶在教同學們唱歌(圖片由作者提供)


從以上調查來看,體音美這些課在農村學校仍處於可有可無、無人問津、無人監督、無人知道的境況。一個人的成長是全面的成長,一個人素質的提高是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到學校來上學,是要接受良好的完整的教育。殘缺的教育是對農村學生基本教育權的嚴懲侵犯和踐踏。

相對於體育、音樂、美術等「副課」(又短線學課)開課不足,語文、數學等「主要課程」則成了死讀書。這次調查的三合學校學生作業量很大,老師經常為學生印製各種「習題集」,如「六年級數學800題」。現在國家明確規定小學不再搞「期中考試」,三合學校不僅仍在舉行「期中考試」,高年級一些班每個月還堅持「月考」。從以上調查來看,農村學校的教學觀念仍沒有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思想。在三合學校,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還沒有得到實質性開展,老師們對電腦及運用電腦製作和演示課件還比較陌生。在這所學校26名公辦教師中,有近一半老師是由民師轉過來的,他們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有待轉變。同時,體育、音樂、美術這些學科急需受過專門訓練的教師。

這次調查的三合學校教學儀器非常匱乏,硬件條件亟待改善。學校現有一個圖書室,圖書室除了兩三個櫃子內東倒西歪地放著一些書外,屋子內還橫七豎八地堆滿雜物,整個圖書室內灰塵彌布,一片狼籍。圖書室的門很少打開,學生們都說從沒到圖書室內借過書,有老師介紹說圖書室實際上就是為應付「普九」達標而建的,從未真正投入過使用。在三合學校我沒有看到實驗室、音樂室、勞動室,幾件少得可憐的實驗器材亂七八糟地被扔在圖書室的角落。

(二)農村學校存在體罰學生、歧視差生的現象

體罰和歧視學生是教育界的一個老問題,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自信心打擊非常大,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在調查中我瞭解到,三合學校2003年曾發生過一起嚴重體罰學生的事件。2003年11月13日下午,一名教師上數學課講解數學期中考試的問題時,溫某等未及格的學生到黑板前站成一排,逐一解答錯題。因溫某未能聽懂講解,這名老師先後兩次用左手掌擊打溫某的右臉,其中一次擊中溫某的右眼,致溫某右眼受傷失明。令人感到痛心的是,這樣的事件在不同的學校仍時有發生。相對於體罰學生的現象,侮辱、漫罵、挖苦學生的現象更普遍,我們經常聽到許多學校的老師罵學生是「豬」、「蠢蛋」、「不要臉」、「不如去死」等。

由於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直接影響學校的生源,而學校學生的多少又決定了學校的收入,許多學校都把每年署期的招生看成是事關學校命運的「生死大戰」。因此,要學生考出好成績就成了學校追求的首要目標。對差生的歧視近幾年來隨著「考戰」的升溫而升溫,這個現象在初中三年級時尤為突出。在調查時,王沖一組一名剛初中畢業的學生家長對我說:「我們娃一個班70多名學生,老師只管前十五名,後面的都不管,成績差的都放在教室後面坐著。到離畢業考試還有一個多月時,老師把成績好的單單提出來,吃好的,住好的,不叫他們和其它學生在一起」。這位家長還說:「成績差的學校不管,娃們就沒勁上了」。還有一位學生說:「老師總是對那些學習好的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學習好的老師管,學習不好的老師不管」。而在其它的一些學校,學生從初一一入校就分快慢班,當然快班的名稱叫「實驗班」、「奧賽班」之類的。

六、影響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的一些因素

(一)教育支出超過農民收入,教育費用農民不堪重負

家庭是兒童上學的物質供應者和保證,教育支出農民是否承受得起、教育費用占農民家庭收入是一個甚麼樣的比例對維護農村兒童的基本教育權非常重要。

為此,在調查時我們詳細瞭解了本地農民的收入明細帳。農民邱中祥有三畝多田,兩畝多地。他今年一季水稻種下來,收了二千多斤糧食,留下口糧後只能賣個千把斤。今年國家稻穀的收購價是6角8一斤,千把斤糧食也就能賣個七、八百塊錢,去掉化肥4包108元、種子費90元、磷肥4包72元、農藥3道60元、收割費135元,辛辛苦苦種一季糧食,邱中祥除了口糧只能落335元。除了水稻外邱中祥還種小麥和花生。邱中祥告訴我小麥的大概收支情況:「三畝多田能收千把斤小麥,小麥留的少,能賣個七、八百斤,去年小麥6角3一斤。小麥投入和水稻差不多,一畝田也得一包多化肥,一包多磷肥,一畝田種子得20多元,加上收割費,小麥賺不到錢,落了點自己吃。」邱中祥說,花生算下來也只能落三、四百塊錢。邱中祥有兩個兒子正在上初中,一個讀初三,一個讀初二。邱中祥向我們介紹了兩個孩子上學的費用情況。「兩個娃一開學就得一千多塊錢,一年兩個學期得二千多。平時每個娃一星期上飯卡得30多元。娃們在學校還得喝豆漿,一天5角錢。有時遇上學校加點餐、買點筆買點本、訂點資料、吃點零食,這點錢還不夠。我們娃還是節省的,別的娃一個星期得50多塊。現在不上聯周了,一個娃每個星期來回的車費就得 6塊多。把這些加起來,兩個娃一個月至少得300多塊錢,加上開學的費用一年得5000多塊錢。」很顯然,農民邱中祥家的農業收入是無法支付兩個小孩上學的費用的,為了能讓小孩繼續上學,在我和他訪談後沒幾天,他就外出打工去了。

這次調查我們發放了117張問卷調查表,問卷調查表的第四個問題是「現在小孩上中小學的費用家庭還能承擔嗎?」。共有114人回答了這個問題,其中62位家長說勉強能承擔,48位家長說不能承擔,只有4位家長說完全能承擔。許多家庭說供小孩上學非常吃力,每個星期就怕雙休日,小孩一回來就要錢。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當地教育支出嚴重超過農民收入,教育費用農民不堪重負,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面臨威脅。

(二)學生生活——農村學生及家長對學校意見最大的方面

在這次調查過程上,許多學生及家長對學校提了不少意見,其中提得最多的、反應最強烈的是學生的在校生活,主要指學生伙食。可以說學生伙食到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地步。

這次調查向每個調查對像發放了調查問卷,問卷調查表的最後一個內容是請寫下「您對農村教育的意見」,在總共117張問卷調查表中,有22位村民留下了自己的意見。在這22位村民留下的意見中,有16位村民提的意見與學生生活有關。王沖一組村民沉重華留言到:「生活條件不好,飯菜不好,不可口」。王沖四組村民沉愛軍的意見是:「學校對學生生活很差,生活費用很高。我不滿意」。實際上這些留言的村民在留言時是很小心的,他們字斟句酌,儘量不用過激的詞語。對於大多數沒有留言的村民,不是他們沒有意見,相反他們說起學生伙食來都是義憤填膺。有的說:「學生吃的連豬吃的都不如」,還有的說:「一天到晚都是吃那幾個最便宜的菜」,還有的說:「學校只想賺錢」。還有的家長說:「家裏平常的菜,娃們回來了都說是好的」。桑園二組有位村民則說到了另外一個方面,「要是上面有人到學校來檢查,學校食堂就搞點牛肉啥的給娃們吃」“上頭來檢查了,食堂給學生的飯就打的厚點,不檢查時就打的薄點」。也許有些家長說的話有些過激,但大家對學生伙食強烈不滿是事實。就學生伙食我還和一些學生進行過交談,有的學生說:「菜裡面都是水」(指很多菜是用水煮的),還有的學生說:「飯很硬,不好吃」,還有的學生說:「菜裡面沒有油」。

百聞不如一見,對農村學校伙食的狀況我是身有體會的。來三合店後,我主要就在學生食堂用餐。2005年10月17日~2005年10月21日是我來三合店後的第二週,我記錄下了這一週學生的伙食情況。

三合店中心小學學生伙食調查表
(2005年10月17日~2005年10月21日)

從這個調查表和截止到今天學生食堂的實際情況來看,三合學校學生早、中、晚全是吃米飯,平時菜中油少、味差、難吃。一般一頓只有一個菜,即使有時有兩個菜,學生也只能在其中選擇一個。在一個星期至多一次加餐的時候,肉非常少,幾乎看不到。據我的觀察,絕大部份學生有倒飯的現象。學校相關人員介紹,近三百學生倒的飯菜一年加起來有上萬斤,以至於學校餵養的25頭大肥豬基本不需買飼料。

比起對學生伙食差不滿外,學生及家長對學校強迫學生在校吃飯、在校喝豆漿更加不滿。有家長說:「學校說是學生自願在學校就餐,可娃要真不在學校吃飯,老師就吵娃說『別人能在學校吃,你就不能在學校吃?』」。一姜姓家長在給我的紙上寫道「學生如果不交早餐費,就罰掃清潔區,不吃也得交」。在我的調查過程中,有一位住在鎮上的家長甚至反映,他就住在學校隔壁,可學生也必須在校吃早餐。沉琴(音)是個女該,現在吳山鎮上讀初中。她的家人向我反映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沉琴身上來了,她不得不換衣服。換好衣服後到學校食堂就沒飯吃了,就這樣老師還找她的不是,沒吃也要扣她的錢。在農村絕大多數中學中午或下午開飯時,都有一道風景線,許多學生家長提著飯桶拚命把飯桶通過學校大門的門縫向裡遞,大門裡面學生們則爭先恐後地接住家長遞過來的飯,旁邊學校門衛或工作人員則在大聲阻止著。有家長反映,要是沒熟人,你的飯往往遞不進去。

農村家長不僅對學生伙食強烈不滿,許多人還覺得學生生活費太高了,家庭承受不起。王沖二組村民張鳳雲有兩個小孩上初中,她說:「小的一天生活費得六、七塊,大的好點,一天得五塊多,有時候娃們還要打打雜,兩個娃光生活費一個月就得三、四百,田裡又搞不到錢,你看我們怎麼承受得了?!我現在最怕星期,娃們一回來就要錢」。

除了伙食低劣外,農村學生在校的其它生活條件也很差。我所在的三合學校冬季不給學生供應熱水,學生洗臉洗腳都是用井裡的水。另外,三合學校絕大多數學生睡覺是兩人擠一張單人床。

作為一名教師,我是深知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的困難的,但少年兒童正處在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每天需要大量的營養。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學生讀書學習的前提和保證,戕害學生的身體不僅是對他們身體健康權的侵犯,也是對他們基本教育權的侵犯。

(三)農村學校舉步維艱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學校的狀況直接關係到農村學生教育權實現的程度。學校不是企業,本不應該存在生存的問題,但我們這次調查的三合學校資金非常匱乏,學校舉步維艱。下面是三合學校的一些基本情況。

三合學校是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吳山鎮三合店辦事處(又叫三合總之)唯一的一所學校,招收全辦事處的小學生。三合學校現有八個教學班,學生360多人,加上附屬幼兒園的兩個班共有學生420多人。學校正式教師有26名,全部為男教師。

就是這樣一所小學校,現在負債三十多萬元,一部份是建房欠款,另一部份是欠學校老師集資款。由於學校現在收入微薄,根本無法償還這些債務。除了這些長期債務外,學校短期債務也不少,如今年秋天買的二十幾頭豬,很長時間無法付款,債主多次討債上門。

學校校長和老師們向我介紹了學校的收支情況。今秋開學時學校收取的所有學生的學費全部被吳山鎮中心學校收走。現在老師們的工資主要由六項構成,隨州地方財政只撥五項,吳山鎮中心學校承諾利用收起來的學生書雜費補齊老師們的第六項工資。

由於書雜費被收走,上頭又不撥辦公經費,學生食堂就成了學校的主要經濟支柱。現在學生食堂有300來人就餐,據食堂相關人員介紹,由於學生人數減少,食堂收入也大不如前了,一個星期毛收入1000多元錢,一年下來也就五、六萬塊錢。由於學生食堂是學校的主要經濟來源,其受重視程度在學校管理中處處體現出來。在學校的教師大會上,學校領導經常強調學生的就餐率,一再要求想盡一切辦法讓更多的學生到學校就餐。學校還規定每個班的就餐率必須達到 95%,有許多班由於沒達到這個標準被多次在學校大會上點名批評。除了學生食堂,幼兒園今年招了60多名學生,每個學生一學期收180元,一年毛收入有兩萬多元。另外,強迫學生早上在校喝豆奶一年能收一萬多元錢。

很顯然要用上述這點錢去支撐整個學校的運轉是非常困難的。對於三合學校的困難我是深有體會的,我到這所學校後,像墨水、筆這些基本的辦公用品都沒給我發放,辦公桌也是有桌面無抽屜,椅子搖搖晃晃,整個教師辦公室連一個水瓶都沒配備,老師們都是自己帶水瓶到辦公室喝水。2006年年初,離學校放假還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學校校長公開在大會上講他最後一段時間不在學校上班,要到外面躲債。

七、政府為維護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所作的努力

為切實維護農村兒童的基本教育權,中國各級政府近年來也作了很多工作,在遏止教育亂收費方面、在救助貧困兒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004年秋,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實行了「一費制」。所謂「一費制」是指在嚴格核定雜費、課本和作業本費標準的基礎上,確定一個收費總額,然後一次性統一向學生收取。開學後按政府出台的這個標準向學生收費後,中途不再允許學校向學生收費。推行「一費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制止學校亂向學生收取費用。這次調查我們發放了117張問卷調查表,問卷調查表的第五個問題是「中小學實行義務教育,不允許學校亂收費,學校現在還有亂收費的現象嗎?共有86位家長回答了這個問題,其中52人說「有,比以前好了一些」,22人說「沒有」,12人說「有,還是以前那樣」。看來在一費制的政策出台後,學校亂收費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止。從我對一些農村中小學的觀察來看,向學生及家長亂收資料費、興趣班費、擇校費、集資費等現象逐步在減少。但是,學校亂收費遠未杜絕,許多農村學校仍存在逼迫學生在校吃飯、在校喝豆漿然後向學生收取經費的現象,一些學校還在強迫學生「上劍橋英語」等興趣班收取費用的情況。

為了完善農村貧困兒童救助體系,政府近年出台了「兩免一補」政策。「兩免一補」簡單來說就是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雜費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很高興「兩免一補」等救助貧困兒童的工作在全國全面啟動。我們這次調查的三合學校的「兩免一補」的工作也已展開,這所學校共有79名學生享受國家「兩免」政策,他們的書費、雜費被免除,另外還有20名住宿生被批准享受每生每學期100元的生活補貼。同時三合學校還有三名救助特困生的指標,這三名特困生將得到政府的重點救助。我們認為,救助貧困兒童的工作雖然全面展開了,但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救助力度亟待加強。比如三合學校這學期20名享受生活補貼的學生100元的生活補貼至今沒拿到。

八、就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保護現狀的評述及建議

從以上調查來看,農村兒童失學的現象仍然很嚴重,輟學率遠遠高於官方公佈的數據。同時開課不足、歧視差生等侵犯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的現象仍普遍存在。從表面看,造成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受到損害的原因是農村的貧困、學校管理的錯位等,但真正的原因並不在此。

我們認為,中國當前的教育體制尤其是教育投入體制是造成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受到損害的根本原因。中國政府對教育投入的不足是不爭的事實。從微觀上看,這次我們調查的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吳山鎮三合店中心小學就是一個例證。曾都區政府對這個學校的投入就是發放學校老師的工資,而且是部份工資。現在曾都區中、小學教師的工資主要由六項構成,曾都區財政撥付其中的五項,剩餘的一項生活補貼由學校自籌。以我本人為例,我的月工資是一千元人民幣多一點,政府的投入大概是850元左右。老師平時每個月拿到的就是這五項工資(也就是說老師們每個月都沒領到全工資)。到了年底,剩餘的這一項學校有錢就發,學校沒錢就不發。具體到三合店中心小學,管理該校的吳山鎮教育主管部門(吳山鎮中心學校)採取的辦法是,在每學期開學時,將該鎮所屬的所有學校收取的學生的所有費用全部收到鎮上來,吳山鎮中心學校承諾用學生的這些書雜費來補齊老師們的第六項缺口工資。2005年底,我聽三合店中心小學的老師和幹部講,吳山鎮中心學校要發放全鎮教師的缺口工資錢不夠,正準備向銀行貸款。以上談的是政府對教師工資的投入情況,至於支持學校運轉的辦公經費絕大多數學校是零,只有極少數新學校、特困學校政府會撥一點辦公經費。據我的瞭解,目前曾都區政府發放給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實際上有一部份來自區內幾所重點高中向學生家長收取的費用。從宏觀上講,中國政府自己承諾的教育投入要實現「三個增長(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並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和占GDP4%的目標一直沒實現。政府財政預算內撥款僅佔中國義務教育經費總額的50%~60%,其它40%~50%就轉嫁到老百姓頭上。正是由於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才造成許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經費困難,舉步維艱,從而逼著學校千方百計在學生及學生家長身上搜括錢財,學校管理呈現出扭曲不正常的狀態。

我們認為,教育投入不僅僅是個錢的問題,它反映出一個政府是否尊重人權和重視人權。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還有很多貧困人口,農村貧困家庭自身是沒有能力保證子女完成學業的。但當政府充分認識到上學是每個孩子最基本人權時,政府的教育投入就不會那樣吝嗇;當政府充分尊重農村貧困家庭孩子走進校園的權利時,我們就不會總說政府沒錢。真沒錢的話,為甚麼會有那麼多形象工程、那麼多樓堂館所和高檔轎車?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等一系列公約要求其會員國朝著免費教育的方向前進,充分尊重兒童平等的基本的受教育權,中國政府有責任在這方面做得更好。

鑒於以上調查結果和分析,為了更好地維護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我向政府提出以下建議:

一、制定《義務教育投入法》,提升教育投入機制,加大農村教育投入

教育是一種最基本的公共產品,保證足夠的教育投入是政府的基本責任。可多年來我國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不僅低於發達國家,甚至還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當我們的義務教育讓老百姓買單時,當學校亂收費、高收費時,少年兒童尤其是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的實現就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為此,我們建議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在現階段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GDP 4%的目標刻不容緩。在教育投入中,尤其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

當前我國實行的是「以縣為主」的教育投入體制,但許多縣區財政困難,無力保證教育投入。像我所在的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據說前兩年把全區所有的財政收入拿來發放教師工資都不夠。鑒於上述情況,我建議政府提升教育投入機制,把「以縣為主」的教育投入體制改為「以中央財政、省級財政為主」的教育投入體制。這符合高層政府為義務教育買單的國際潮流,只有這樣農村學校教育經費才有保障。

為了完善教育投入體制,保證教育經費的落實。有效打擊侵佔、挪用、扣押教育經費的行為,制定《義務教育投入法》非常有必要。

二、對農村中小學生實行全免費教育

對於廣大農村家庭尤其是農村貧困家庭來說,要想使他們的子女「一個都有不能少」地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僅靠家庭的力量是做不到的。現在農村一些兒童享受了「兩免一補」的政策,但「兩免」(免除書費、雜費)免去的費用非常有限,一個學生一學期也就一、二百元,對貧困家庭來說並未解決他們的根本問題。儘快對農村中小學生乃致全國的中小學生實現全免費教育不僅對維護少年兒童的基本教育權意義重大,而且是一件利國利民造福萬代的偉業,同時還體現了中國政府在積極履行政府責任。

三、建立「以補為主」的農村貧困兒童教育救助制度

這次調查我們發現,對於農村貧困家庭來說,他們上學最大的負擔不是學費。農村學生多住校,他們的在校生活費是家庭最大的負擔。我們調查的兩個村的學生少的一個星期要30多元的生活費,多一點的要50多元。在目前農村種田基本上只能「搞口糧」吃的情況下,對於那些完全依賴農田收入生活的家庭來說,即使他們的子女上學的費用全部免除了,他們仍出不起學生在校的生活費。這樣的家庭在農村並不少,對這樣的家庭的學生加大生活費的補助刻不容緩。我建議建立「以補為主」的農村貧困兒童教育救助制度。

四、加強農村學校建設,維護學生完整優質教育權

農村學校只有在軟硬件方面都提高了,學生的教育權才完整、優質。圖書室、實驗室、音樂室等教學設施和教育器材是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必不可少的硬件,農村學校這些設施很落後,亟待加強。在軟件方面,國家應補充農村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素質。農村學校應轉變農村兒童只學語、數等主課的教育觀念,要開足課程、開足課時,落實素質教育。

五、加強農村學校的管理,制止侵犯學生權益的各類事件發生

農村學校首先要管住學生食堂等「創收」項目,不要把學生當成搖錢樹。同時,要制止逼迫學生喝豆漿、訂資料、上興趣班等亂收費現象,把一費制貫徹到底。

六、解決農村學生上學難等具體問題

現在由於村級學校減少,許多學生要走十幾里、幾十里的路程去城鎮上學。他們上學難、搭車難就成了一個突出的問題。在我的調查中就有幾個學生因不堪忍受上學路遠而輟學,解決農村學生上學搭車車次少、車次不穩定等具體問題很有現實意義。

附:

民間建議書

教育部辦公廳:

我是湖北公民、教師劉飛躍,2005年10月單位安排我下鄉「支教」(支持鄉村教育)。在我的主動要求下,我來到了最基層的村級學校: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吳山鎮三合小學。來到鄉村學校後,我利用工作之餘就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保護現狀這一課題進行了近三個月的調查,《調查報告》附後。這次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搞清楚農村中小學(即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兒童受教育的現狀。這次調查我們選擇了湖北省隨州市的兩個村和一所鄉村學校,兩個村是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吳山鎮三合店辦事處王沖村和桑園村,一所鄉村學校是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吳山鎮三合店中心小學。今天,我們依據我們的實地調查向政府提交這份《民間建議書》,一方面是希望為維護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作為國家一公民,應該積極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責,我希望政府能重視、回應這份來自民間的聲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接受公正、平等的教育是每個人最基本的人權。享受教育權是實現經濟權利、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之一,享受教育權是實現政治方面的權利與自由的必要保證。可我們調查的兩個村134名適齡兒童中有19名兒童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失學了,失學率為 14.1%,在這19名失學兒童中有6位兒童小學沒畢業。造成這19名農村兒童失學的主要原因是農村家庭的貧困。像失學兒童邱春霞就是因放學後無錢搭車被迫走十幾里山路而不再上學。像王倩倩、張常就是因為家庭困難,家中又有多個子女上學,父母被迫採取「捨一保一」而失學。像張祥是因為回家要生活費等費用總要不到而「自卑」了不願再上學。像劉世成找父親要錢一要要半年都要不到而失學。在貧困家庭中有些特困家庭更是無法保障兒童上學的權利。像沉林霞因母親早死,父親長期在外打工,吃飯都是這家吃一頓那家吃一頓。沉蘭蘭因母親患癌症,家中一貧如洗而早早失學。除了貧困這個原因外,學校管理、農村兒童上學難、厭學等原因也造成了農村兒童失學。像龍宮隨因作業沒完成被老師體罰導致疾病發作而失學,沉金根因在學校被要求用卡購物而在學校亂花錢,家長和學校發生矛盾而失學。吳倩因為上學、放學要走幾十里路程而拒絕上學。

這次調查我們發放了117張問卷調查表,問卷調查表的第四個問題是「現在小孩上中小學的費用家庭還能承擔嗎?」。共有114人回答了這個個問題,其中62位家長說勉強能承擔,48位家長說不能承擔,只有4位家長說完全能承擔。許多家庭說供小孩上學非常吃力,每個星期就怕雙休日,小孩一回來就要錢。為此,在調查時我們還瞭解了本地農民的收入明細帳。農民邱中祥有三畝多田,兩畝多地。他今年一季水稻種下來,收了二千多斤糧食,留下口糧後只能賣個千把斤。今年國家稻穀的收購價是6角8一斤,千把斤糧食也就能賣個七、八百塊錢,去掉化肥4包108元、種子費90元、磷肥4包72元、農藥3道60元、收割費135元,辛辛苦苦種一季糧食,邱中祥除了口糧只能落335元。邱中祥有兩個兒子正在上初中,兩個娃一個月生活費得300多元,加上開學時要交的學雜費,一年兩個小孩上學總共得5000多元的費用。農民的收入和教育支出差距巨大。

在對農村學校的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學校辦公經費奇缺,學生生活條件低劣。這次調查的三合小學是一所只有學生360多名的小學校,可欠外債就有二、三十萬元,根本無力償還。由於政府不撥辦公經費,學生開學時交的書雜費也被收走,整個學校的運轉完全建立在「自主創收」的基礎上。如學生食堂的收入、小賣部的收入、逼迫學生早上喝豆漿的收入、附屬幼兒園的收入。當學校是這樣一種生存狀況時,是無法為學生接受教育創造良好的條件的。我所在的三合學校冬季不給學生供應熱水,絕大多數學生是兩人擠一個單人床。更令我震驚的是農村學校的學生伙食是如此低劣。學生吃的菜裡不僅油少,而且品種單一。像冬季「不是白菜就是蘿蔔,不是蘿蔔就是白菜,一天到晚就是那幾個最便宜的菜」。學生們說「菜裡水多」,實際上是指學生食堂為了方便、節約,在很多時候把菜用水煮煮就給學生們吃。有家長對我說:「娃們吃的連豬都不如」。關於食堂的收入,我和三合學校的校長談過幾次,他都諱莫如深,不肯吐露實情。後來我從學生食堂相關人員那裏瞭解到這個只有300名學生就餐的學生食堂每個星期要從學生身上賺取一千多元,這樣算下來一年就是五、六萬元錢,而學校其它人員向我介紹學生食堂的實際收入要遠高於這個數。當學生食堂成為學校的主要經濟來源時,學生伙食如此低劣就不足為奇了。作為一名教師,我是深知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的困難的,但少年兒童正處在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每天需要大量的營養。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學生讀書學習的前提和保證,戕害學生的身體不僅是對他們身體健康權的侵犯,也是對他們基本教育權的侵犯。

由於教育觀念和師資力量的不足,許多農村學校開課不足,直接侵犯了農村兒童的基本教育權。從2005年10月17日~2005年11月 11日,我在三合學校四、五、六年級各選擇了一個班,讓學生記錄了這期間連續四個周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健康課、勞動課的開課情況,結果是六年級這個班在這一個月中體育上了0節,音樂上了0節,美術上了0節,健康上了0節,勞動上了0節;五年級這個班在這一個月中體育上了1節,音樂上了1節,美術上了 0節,健康上了0節,勞動上了0節;四年級這個班在這一個月中體育上了0節,音樂上了0節,美術上了0節,健康上了3節,勞動上了0節。而音樂課這些課不僅上得少,就是上也是由學生來教同學們唱歌。

農村學校的另一個問題是仍在大搞應試教育,仍在大搞考試競賽,這方面在農村中學尤為嚴重。現在學生往往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了,一直到晚上九點多、十點多才能睡覺,中午不休息還要上「午自習」。

鑒於以上調查結果,為了更好地維護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我向政府提出以下建議:

一、制定《義務教育投入法》,提升教育投入機制,加大農村教育投入

教育是一種最基本的公共產品,保證足夠的教育投入是政府的基本責任。可多年來我國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不僅低於發達國家,甚至還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中國政府自己承諾的教育投入要實現「三個增長」和占GDP4%的目標一直沒實現。正是由於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才造成政府財政預算內撥款僅佔中國義務教育經費總額的50%~60%,其它40%~50%就轉嫁到老百姓頭上。正是由於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才造成許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經費困難,舉步維艱。從而逼著學校千方百計在學生及學生家長身上搜括錢財。當我們的義務教育讓老百姓買單時,當學校亂收費、高收費時,少年兒童尤其是農村兒童基本教育權的實現就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為此,我們建議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在現階段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GDP 4%的目標刻不容緩。在教育投入中,尤其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

當前我國實行的是「以縣為主」的教育投入體制,但許多縣區財政困難,無力保證教育投入。像我所在的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據說把全區所有的財政收入拿來發放教師工資都不夠。至於對學校辦公經費的投入幾乎為零。鑒於上述情況,我建議政府提升教育投入機制,把「以縣為主」的教育投入體制改為「以中央財政、省級財政為主」的教育投入體制。只有這樣教育經費才有保障,這也符合高層政府為義務教育買單的國際潮流。

為了完善教育投入體制,保證教育經費的落實。有效打擊侵佔、扣押教育經費的行為,制定《義務教育投入法》非常有必要。

二、對農村中小學生實行全免費教育

對於廣大農村家庭尤其是農村貧困家庭來說,要想使他們的子女「一個都有不能少」地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僅靠家庭的力量是做不到的。現在農村一些兒童享受了「兩免一補」的政策,但「兩免」(免除書費、雜費)免去的費用非常有限,一個學生一學期也就一、二百元,對貧困家庭來說並未解決他們的根本問題。儘快對農村中小學生乃致全國的中小學生實現全免費教育不僅對維護少年兒童的基本教育權意義重大,也是一件利國利民造福萬代的偉業,同時還體現了中國政府在積極履行政府責任。

三、建立「以補為主」的農村兒童教育救助制度

這次調查我們發現,對於農村貧困家庭來說,他們上學最大的負擔不是學費。農村學生多住校,他們的在校生活費是家庭最大的負擔。我們調查的兩個村的學生每個人少的一個星期要30多元,多一點的要50多元。在目前農村種田基本上只能「搞口糧」吃的情況下,對於那些完全依賴農田收入生活的家庭來說,即使他們的子女上學的費用全部免除了,他們仍出不起學生在校的生活費。這樣的家庭在農村並不少,對這樣的家庭的學生加大生活費的補助刻不容緩。我建議建立「以補為主」的農村兒童教育救助制度。

四、加強農村學校建設,維護學生完整優質教育權

農村學校只有在軟硬件方面都提高了,農村學生的教育權才完整優質。圖書室、實驗室、音樂室等教學設施和教育器材是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必不可少的硬件,農村學校這些設施很落後,亟待加強。在軟件方面,國家應補充農村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素質。農村學校應轉變農村兒童只學語、數等主課的教育觀念,應開足課程、開足課時,落實素質教育。

五、加強農村學校的管理,制止侵犯學生權益的各類事件發生

農村學校首先要管住學生食堂等「創收」項目,不要把學生當成搖錢樹。同時,要制止逼迫學生喝豆漿、訂資料、上興趣班等亂收費現象,把一費制貫徹到底。

六、解決農村學生上學難等具體問題

現在由於村級學校減少,許多學生要走十幾里、幾十里的路程去城鎮上學。他們上學難、搭車難就成了一個突出的問題。在我的調查中就有幾個學生因不堪忍受上學路遠而輟學,解決農村學生上學搭車車次少、車次不穩定等問題很有現實意義。@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李家同:關心功課不好的孩子
李家同:教學生「投降」的菁英,教育部又有請了
李家同:老師主導教育,拿回神聖權利
李家同:別用升學主義評價英語基本字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