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研究顯示高風險者1年內心臟病中風機率逾5%

【大紀元3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亞特蘭大十四日專電)一項跨國研究指出,心血管病人因為動脈栓塞死亡或住院的發生率,在一年內約高達一成五,尚未有症狀的高危險群,也有5.43%的發生率。這項研究亦顯示,台灣的高危險民眾欠缺警覺,一旦發病,較易出現嚴重後果。

美國心臟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第五十五屆大會正在亞特蘭大舉行,巴黎第七大學學者史塔格 (P.Gagriel Steg),在會中發表名為「預防動脈栓塞維持健康 (REACH)」的論文。

史塔格指出,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因為此病死亡,或是心肌梗塞、中風及生病住院,一年內的發生率是5.43%;至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這些事件的發生率則約為15%到22%之間。

史塔格強調,周邊動脈栓塞造成不良於行,這種毛病不會致命,但是,這類病人通常也有心臟、腦部的血管栓塞,反而中風或心臟病的住院或死亡的風險最高。

台大醫學院教授廖朝崧參與這項研究,在一千多個台灣病例的資料中,台灣患者因為心血病住院、死亡或中風的機率,低於各國平均值。不過,台灣的高危險群病患,一年內發病死亡或住院的比率,卻超過平均值。

廖朝崧說,高危險群指的是尚未出現心臟病、中風或周邊動脈疾病的症狀,但在抽菸、血脂異常、糖尿病、高血壓等九項危險因子中,具有三項以上,這項研究有助於了解動脈栓所造成的具體狀況,幫助高危險群積極控制血壓、血糖等,預防心臟病及中風。

這項研究由賽諾菲及必治妥藥廠贊助,共有44國5千4百多位醫師參與,收案的病例人數超過6萬8千人,預計追蹤4年,迄今發表約20篇論文,上述的論文為第一年研究成果,已獲美國醫學會期刊 (JAMA) 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