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黃營杉:積極管理管愈少愈好 要管到關鍵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六日電)「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配套機制深受產業界關切,經濟部長黃營杉今天在與廠商座談時表示,積極管理是「管得愈少愈好」,重點是要管到關鍵點,確切的政策面審查金額門檻尚未定案,但將朝大金額方向研議;他也希望業者「諒解台灣與中國的特殊關係」。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今天邀開小組召集人聯誼座談會,邀請黃營杉就進出口廠商關切的經貿議題進行雙向溝通,行政院日前公布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配套機制最受關注,進出口業者提出的問題也相當直接、犀利。

有業者直接建議政府更改「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思維,重回「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才較理性,因為中國大陸已形成全球布局不可或缺的製造基地與未來市場,政府在政策形成前,應多與工商團體溝通,否則「有朝一日將迫使台商連根移植外地」。

有業者質疑「積極管理」配套措施為何由陸委會主導公布,而非由經濟部研擬?這樣制定的辦法合宜嗎?又為何僅適用於赴中國投資案?如果政府是基於維護國家利益與保障人民權益,而負起風險管理者的責任,到其他國家投資也應有相應的管理措施。

進出口公會理事長許勝雄表示,當年經發會共識是「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府現在改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根據美國產業團體的報告,中國今年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製造品出口國,其經貿地位難以忽視,基於比較利益與開拓市場考量,進出口業者也期待政府多與業者溝通。

黃營杉表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是國家訂的政策,不是經濟部訂的,主要是希望在國家安全、經濟發展、企業成長這三度空間中找到一個交集,政府的思維與一般企業不同,國家考慮的是產業發展、國內就業,以及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敵對關係,「請各位諒解台灣與中國的特殊關係」。

黃營杉說,去年台灣對中國投資占對外投資比重的71%,個別企業若要把雞蛋全放進同一個籃子裡也要考 慮,產業全球布局更不能「只布中國這一局」;而且中國也在不斷發展,如果廠商需要以加工帶動產業發展,加工的地區也應移動。

黃營杉上任時一席「管理要管到要害」的談話引發爭議,他今天解釋,積極管理是「管得愈少愈好」,要管到重點、關鍵點,管得太多就一定管不好。目前政策面審查的金額門檻尚未定案,但一定是朝大金額方向走,否則擔任審查會主席的他豈不是天天都要開會?

他進一步表示,如果特定產業在台灣已無發展空間,非到國外去不可,而且要去中國,政府原則上會讓它去;如果特定產業到中國布局可以創造更好的價值,政府原則上也會同意;但若產業技術快速外移到中國,提升中國的競爭力,回過頭來可能損及台灣,政府就必須好好考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