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爾曼:“美國之母”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4月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蘭德費爾2006年4月6日華盛頓報導)今天我們要介紹一位傑出的女性–瑪麗安.賴特.埃德爾曼,正是她改變了美國人看待貧窮孩子的方式。

*為孩子們大聲疾呼*

瑪麗安.賴特.埃德爾曼是一位貧窮的黑人浸信會傳教士的女兒,她在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的美國南方長大。她靠打工念完了大學和法學院,之後來到首都華盛頓,成為馬丁.路德.金領導的“窮人進軍運動”的法律顧問。瑪麗安.賴特.埃德爾曼1973年在華盛頓創建了“兒童保護基金”這個倡議互助組織。

由埃德爾曼組織開創、代表貧窮、患病、被人忽視以及受虐待兒童的這場運動開展得如此堅定、不屈不撓,以致於她被稱為“美國之母”。埃德爾曼並不滿足於僅僅在教會和社區團體為孩子們大聲疾呼,她來到國會的大廳,在立法機構遊說,為貧窮的孩子們能夠獲得更好的醫療條件、更早地接受教育、免受槍支暴力的襲擊爭取資金支持。

埃德爾曼今年已經66歲,她一直帶著兩幅令人看後心情難以平靜的圖片。這有關她南卡羅來納州鄉村家園的圖畫。一張描繪的是一名趕往發生嚴重公路交通事故現場的救護車司機,但是當這名司機發現受傷的人是黑人季節農工的時候,他竟然揚長而去。另外一幅是懸掛在他父親所在教會前廳的一張繪畫,描繪的是,一個非常顯赫的白人家庭坐在餐桌旁,餐桌上擺滿了美味佳餚,但是有很多瘦骨嶙峋的人圍著那張餐桌。富有的白人說,“我們應當做感恩禱告嗎?”

*服務他人*

埃德爾曼自己的家裏洋溢著真愛。她家有很多孩子,包括4名同胞弟妹,還斷斷續續收養了12名弟妹。

埃德爾曼說:“我的爸爸雖然穿著有洞的鞋子,但是他卻可以讓我懂得一點,我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的黑人女孩能夠成就任何事業。種族和性別是人生的陰影,但是個人的品質、自我修養、決心態度和服務他人的精神卻是我人生的財富。”

這種服務他人的精神在當時種族隔離更加猖獗嚴重的南方密西西比州開始發揚。埃德爾曼成為第一位被允許加入密西西比州律師協會的黑人婦女。在她與馬丁.路德.金開始共事之後,“窮人進軍運動”把她帶到了首都華盛頓。她開始把注意力轉向兒童,希望父母對孩子與生俱來的愛能夠跨越種族和階層之間的鴻溝。

埃德爾曼說:“我當初並沒有打算創建兒童保護基金,我從來也沒有想到我會去法學院深造。但是有一天,當我看到在我所參加的靜坐抗議運動中,那些窮人沒有錢請律師的時候,我非常氣憤。我想,我為甚麼要想著去學甚麼19世紀的俄羅斯文學呢?學那個專業能給誰帶來益處呢?所以我就根據需要選擇了專業。”

*強調子不教父之過*

經常有人問結婚成家已經是三個兒子母親的埃德爾曼,今天這些看上去胸無志向、任性嬌慣的孩子們到底怎麼了。她回答說,成年人是問題的原因所在。

埃德爾曼說:“父母讓孩子們放任自流或者成天看電視度日。孩子的成長定型受到周圍其他同齡夥伴而不是父母、祖父母以及親屬的影響。孩子們在街頭閒逛,因為家裏沒有人,或者沒有人對他們表示出足夠的關心。大人告訴孩子們要誠實,但是自己卻撒謊欺騙。大人告訴孩子們不要從事暴力活動,但是卻在營造一種崇尚暴力的文化。我們的孩子們怎麼了?我們就是我們的孩子為甚麼變成這樣的原因。”

*替孩子們說話*

最近,埃德爾曼在華盛頓市中心一座教堂發表演講之後接受了別人的提問。一位觀點保守的教區居民提問說,兒童保護基金應該特別關注只知道結婚生子、生下孩子卻置之不理的那些不負責任的父母,可為甚麼卻把如此多的精力投入社會項目?

埃德爾曼回答說:“你不能教別人你不知道的東西。我們進行了大量努力,告訴學校以及我們所到的所有地方的年輕人,除非你準備好用一生的時間來撫養支持孩子,否則,你們不要生孩子。但是我們同時也意識到,為了那樣做,你得為他們帶來希望,你得帶給他們機會。論斷、評價別人是一回事,你還要幫助他們。”

埃德爾曼表示,她在為這樣的孩子們說話。她說:“那些孩子們的惡夢來自白天,他們得不到任何人的關愛,在我們這片富裕的國土上,他們餓著肚子上床睡覺,伴隨著哭泣進入夢鄉。”

從法定意義上講,埃德爾曼在南卡羅來納州的故鄉小城不再有種族隔離。不過她說,那裏經濟方面的無望氛圍讓絕大多數貧窮的黑人心灰意冷。她的故鄉馬爾波羅縣最大的僱主是一座州監獄以及一座聯邦監獄。埃德爾曼長歎一聲說道:“我們的孩子成了那裏源源不斷的顧客。”

相關新聞
美專家:中共對法輪功的迫害最嚴重
僑領熱情獻唱 華運籌款圓滿成功
弘揚孝道 表彰典範 北加州耆英會歡慶雙親節
聖荷西僑界舉辦急難救助標準流程講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