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國軍力報告:中國對台策略軟硬兼施

【大紀元5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二十三日專電)美國國防部今天公佈的二○○六年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對台灣的策略不外五個:一是勸誘與脅迫並用;二是使用有限武力,快速癱瘓台灣,同時避免外界介入;三是空襲和飛彈侍候;四、封鎖海空域;五是兩棲登陸。

報告指出,中國對台灣展開兩手策略,既勸誘又脅迫。一方面設法吸引台灣廠商到大陸投資,強調台海和平將帶來台灣的繁榮。現在大陸已是台灣的最大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及許多台灣獲利豐盛的資訊業者的生產地。而在台灣業者在大陸市場獲得好處以後,則壓迫他們公開表示不支持主張台灣獨立的政黨或個人。

另方面,中國正在加速將台海爭端法律化,迫使外國無法介入中國內部的法律事件。去年中國通過反分裂法就是典型例子。

報告說,人民解放軍對在爭端中以國際法做為政策工具,阻止外國介入,越來越有興趣。例如中國正努力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解釋與實施上,在全球形成國際輿論,主張主權國家有完全控制其二百海里經濟專屬海域的權利。中國甚至利用其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對台灣的邦交國施壓。

在使用有限武力方面,報告指出,中國企圖使用電腦網路,癱瘓台灣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基層結構,破壞人民對領導中樞的信心。報告說,北京以為使用有限武力不是戰爭,不會引起第三國介入,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使用有限武力,有快速引發為全面戰爭的風險。

至於空襲與飛彈攻擊,報告說,中國可能使用短程彈道飛彈精準攻擊空軍基地、雷達、飛彈基地及電信設施,使軍事和政治領導人無法發號司令,並在其他國家介入之前,即喪失戰鬥意志。

在封鎖方面,北京可能在開戰之前,宣佈進行飛彈演習,封鎖海域,甚至要求所有駛往台灣的船隻,必須先到中國港口接受檢查。

報告說,中國如果封鎖台灣海峽海空域,台灣經濟將無可避免受到衝擊,一場直接軍事衝突也可能爆發,但中國也可能因違反國際法,而遭受國際壓力。

至於兩棲登陸,報告說,要進行兩棲登陸,中國必須在空中和海上都享有優勢,以及源源不斷的補給。事前可能須先展開電子作戰。

相關新聞
美國防部暫停派遣三千五百名部隊前往伊拉克
美將對涉嫌間諜案華人提更重起訴
繳獲文件顯示基地組織已衰弱
倫斯斐否認國防部有意擴大情報作業影響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