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的一百個常識 (20)

陳破空:誰是海峽兩岸統一的障礙?

陳破空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5月6日訊】當今台灣政壇,有泛藍和泛綠兩大陣營,分別代表統派和獨派,體現台灣社會的多元民意。傾向與大陸統一的泛藍,並不主張「急統」,而留待兩岸都實現民主和均富時。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立場具有代表性:「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

傾向獨立的泛綠,也沒有把話說死。而稱:不排除未來與中國大陸統一的選項,但如果中共不放棄獨裁和武力威脅台灣,台灣就不可能與大陸統一。換言之,台灣獨派的立場,是對中共獨裁、打壓、威脅的本能反應。

事實上,台灣獨派力量的增長,與中共專制時間成正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蔣經國在台灣開啟民主政治時,如果中共也能同步啟動民主改革,那麼,兩岸的統一,在那個時候就可以完成;1989年,當民主之花開遍中國大陸時,如果中共不是選擇鎮壓和屠殺,而是選擇和解與改革,順應民心,實現民主,兩岸的統一,在那之後,也很容易達成。

有目共睹的是,正是在1989年,中共製造震驚中外的「六四」屠城後,台灣獨立的聲浪才漸次高漲。在隨後的台灣民主選舉中,台灣獨派不僅贏得了立法院的半數席次,而且兩度贏得了政權。台灣民意的走向,清晰可見。

無論是台灣統派還是獨派的立場,都可以反證:中共才是兩岸統一的最大障礙。道理很簡單,拒絕民主,就是拒絕統一。中共頑固阻擋大陸民主化,阻擋得越久,兩岸統一的可能性就越小。

2006年初,台灣國民黨中央刊登廣告,聲明:「台灣未來有很多可能的選項,不論是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都必須由人民決定。」這一聲明,標誌著國民黨立場的重大轉向。表明,兩岸統一的條件正加速喪失。從中國大陸的角度而言,毫無疑問,堅持獨裁、拒絕民主的中國共產黨,是造成這一後果的主要和直接肇因。論及歷史責任,中共無以推卸。

說到底,如果以統一和分裂為標準來論功罪(共產黨宣傳如是),可以說,1949年,以暴力手段推翻國民政府的共產黨,不僅是當年分裂兩岸的禍首,也是今日阻礙兩岸統一的罪人。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陳破空:正確理解「三退」化解民眾疑慮
討論:中共地方官員違法使用土地
陳破空:為甚麼有些中國人滿足現狀?
美調查盜器官未果 專家學者指迷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