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貿易結構有利中國 俄不滿

標籤: ,

【大紀元6月1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白樺2006年6月10日莫斯科報導)今年以來,中國同俄羅斯的經貿額仍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但雙邊經貿結構卻大幅度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傾斜,俄羅斯對兩國經貿關係中所存在的這一趨勢感到非常焦慮和不滿。

*俄對華出口除石油等增長其他下降*

今年頭4個月,俄羅斯同中國的經貿額達到了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3.4%。

這其中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額為56億美元,從中國的進口額接近41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6.8%和34%。

雖然中國同俄羅斯的雙邊貿易額今年仍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但俄羅斯對兩國經貿結構正在大幅度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傾斜日益感到警覺。

常駐北京的俄羅斯商務代表采普拉剋夫最近對俄羅斯文傳通訊社表示,在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商品中,除了石油,石油產品和原木這三類原材料商品繼續保持強勁的出口增長勢頭外,其他的所有對華出口商品都出現了大幅度下降。

今年頭4個月,俄羅斯共向中國出口了340萬噸原油,從數量上來看,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2.7%,以價格來計算則增長了73.5%。因此,光是石油一項就佔據了俄羅斯對華出口的52%。

俄羅斯對華出口的木材仍然以沒有經過加工的圓木為主,木材已經占俄羅斯對華商品出口14%的份額。所以僅石油和木材就佔據了俄羅斯對華商品出口的三分之二。

在這一形勢下,俄羅斯的傳統對華出口商品像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肥,化工產品,機械設備等等急劇減少。

比如黑色金屬的出口數量下降了59.3%,在對華出口商品中所佔有的比重已經從去年的10.9%下降到了目前的3.5%。化肥出口數量減少了21.2%。俄羅斯一直非常自豪的機械設備的出口狀況更是十分悲觀。機械設備在對華出口商品中所佔的比重僅僅為1.2%,今年頭4個月,機械設備的對華出口數量減少了53.3%。

*俄羅斯不滿其對華出口附加值低*

讓俄羅斯方面越來越感到不滿的是,雖然俄中雙邊貿易表面上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但俄羅斯對華出口的低附加值,缺乏科技含量的原材料商品所佔有的比重急劇擴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商品所佔有的份額卻在大幅度縮小,這一趨勢在今年更加明顯。

與此同時,俄羅斯從中國所進口的高附加值商品的比重卻在迅速擴大。比如俄羅斯從中國進口的機械設備類商品增長了72.6%,化工類商品增長了42%,汽車拖拉機增長了兩倍。

*俄羅斯會成為中國原材料供應基地?*

俄羅斯媒體分析說,如果這種趨勢繼續擴大的話,俄羅斯將成為中國的原材料供應基地,所獲得的回報是,俄羅斯會成為中國商品的傾銷市場。

目前僅是向中國出口武器裝備還多少能讓俄羅斯擁有一些自豪感。

俄羅斯也試圖採取措施扭轉在對華貿易中對自己越來越不利的局面,為此俄羅斯不惜動用中俄戰略夥伴關係中的政治資源來抵銷俄國產品在中國市場沒有競爭力所帶來的後果。

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年3月份訪華時曾試圖說服中國更多地購買俄國商品,將包括核電站在內的一些大型建設項目的訂單分配給俄國。但中國方面委婉地回絕說,中國歡迎高科技有競爭能力的俄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

上個世紀90年代,俄羅斯曾經因為沒有獲得中國三峽大壩工程的建設訂單而一度憤憤不平,俄中關係當時也曾經受到影響。

目前還有待觀察的是,俄羅斯對今天雙邊經貿結構的不滿在多大程度上將能對兩國戰略夥伴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薩納科耶夫:中俄高科技合作密切*

但位於莫斯科的俄中經貿合作中心主任薩納科耶夫對雙邊經貿的前景非常樂觀。

他說:“我可以很有把握地對您講,中國不僅僅需要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目前雙方在高科技領域方面的合作非常密切。”

薩納科耶夫說,中國和俄羅斯合作在瀋陽組裝蘇─27型戰鬥機其實就是兩國經貿關係中提高科技含量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另一方面,同幾年前相比,兩國經貿關係現在變得更規範。

他說:“我們現在越來越撇開了沒有組織性的貿易模式,也就是說倒爺貿易,一些俄羅斯的大型貿易公司可以直接從中國市場正規進口商品。”

薩納科耶夫還透露,中國已經答應將對俄羅斯開放移動電話通訊服務市場,另外由於中國東北的一些大型工業企業當時都由蘇聯援建,所以俄羅斯也可以參預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澤連斯基感謝菲律賓參加烏克蘭和平峰會
辛鮑姆宣布獲勝 成為墨西哥首位女總統
莫迪擬印度大選後改革 以與中國製造業競爭
報復英國?中共指英MI6策反公務員成間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