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應該聯手解決溫室效應問題?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天虹2006年6月15日華盛頓報導)美國《紐約時報》和《波士頓環球報》近來先後發表署名評論文章,強調在煤礦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問題上,美國和中國應該停止相互指責,聯手解決這個殃及全球、威脅全人類的環境問題。

傑克遜:美中大量消耗煤炭資源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專欄作家德里克.傑克遜星期三發表題為“同中國的『煤炭戰爭』”的社論,以當年尼克松訪華為冷戰結束奠定基礎為比喻,認為今天的布什總統如果能夠同中國聯手化解煤礦污染問題,那麼布什同樣可以像當年尼克松一樣為自己的總統政績留下光輝的一筆。

文章強調,這場所謂“煤炭戰爭”,美國和中國雖然不是對手,並沒有搶奪彼此的煤礦資源,但是雙方都在大量消耗煤炭資源,由此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危及人類生存環境。

排放溫室氣體雙方互相指責

但是面對具有國際公約性質的有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限制的《京都議定書》,美國和中國卻相互指責。

布什總統拒絕首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理由是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大國並沒有受到同樣限制,而中國和印度則認為,只占全球人口4個百分點的美國,其溫室氣體排放卻佔全球總量的20%,理應帶頭削減其排放量。

《波士頓環球報》的社論還提到最近《紐約時報》一篇題為“中國的煤礦污染為全球蒙上陰影”的文章,其中談到中國通過燒煤而造成的二氧化碳污染目前超過美國,預計到2025年其二氧化碳污染程度將達到目前美國污染程度的兩倍。

紐約時報:中國污染波及其他國家

《紐約時報》的文章強調,中國的煤礦使用量超過整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使用總量,中國很多煤礦發電站產生的有毒氣體和化學污染一直漂移到鄰近國家和地區,不僅給中國人,也造成鄰國公民罹患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以及癌症的危險。

文章說,中國的當務之急是能源部門必須停止使用本國生產的廉價陳舊設備,花高價進口國外產品,因為只有最先進的能源設備才能在確保能源利用率的同時,又保護環境少受污染。

比斯瑪克:新型有毒物質造成新問題

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全球非盈利研究組織–環境調查機構宣傳主任比斯瑪克認為,除了使用煤礦等自然資源造成污染以外,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產生了一些新型有毒化學物質,造成新的環境問題。

比斯瑪克說:“比如中國目前的空調設備使用產生大量有害化學物質,我們的調查發現,照目前的比例發展下去,到2010年,僅這些有害化學物質造成的溫室效應就相當於整個《京都議定書》所要削減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比斯瑪克:不能只追求高發展高消費

比斯瑪克強調,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如果一味追求高發展、高消費,而技術處理和環境保護跟不上,最後吃虧的還是中國老百姓,生活水平可能上去了,生存環境卻惡化了。

環境調查機構宣傳主任比斯瑪克還談到,針對雙方都存在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美國和中國除了相互指責、誰也不肯首先做出讓步以外,國際社會還應該注意到,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雙方在某些領域的貿易互惠其實是在助長對人類居住環境的破壞。

比斯瑪克說:“比如中國對森林的大面積開採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國市場需求的驅使,中國的森林砍伐直接對環境造成破壞,而美國的商家和消費者是在間接鼓勵這種做法。”

專家:兩國聯手意義重大

《波士頓環球報》的專欄作家德里克.傑克遜以及環境調查機構宣傳主任比斯瑪克認為,美國和中國都面臨能源污染、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如果兩國能夠停止相互指責,聯手解決這個殃及全球、威脅全人類的環境問題,其意義和功德不亞於當年尼克松訪華、化解冷戰僵局的政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00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上升
溫室氣體排放量交易市場  日本是最大買主
美國之音:中國和印度廢氣排放量快速增加
台塑大煉鋼首度環評闖關受挫 補件後再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