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辛:「胡哥」現象意味著什麼?

梁辛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6月25日訊】前一陣子,中國大陸的「新華網」上,有帖子說:目前民間有暱稱胡總書記為「胡哥」者,頗顯親切新意。認為這是拉進了黨的高層領導與民眾的距離,體現了民主和言論自由,云云。也有網友不以為然。網上登錄的看法的確不少,但「版主」謹小慎微,好些真知灼見則不敢原文照發,而是挑選一些正面歌頌之詞廣為宣揚。當然這不能反映出真正的民意。

其實,叫一聲「胡哥」未必就體現親切、溫馨。目前大陸、特別是北京,管計程車駕駛員泛稱「的哥」(指男性司機)或「的姐」(指女性司機)。這可以說是表示親切、平等。但對政府官員,特別是對黨的領導,則從未有過稱兄道弟的習慣。此種新潮,想必是從國民黨稱馬英九為「馬哥」套用過來的。台灣人家管「總統」陳水扁直呼「阿扁」,是意味著「親切」麼?我認為那也是一種習慣,說不上是尊稱還是暱稱。

大陸一向對稱呼上講究嚴肅認真。君不見媒體上每次提到胡錦濤時,總是加上「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一個也不能少的頭銜,似乎唯恐人家不知道;講起「黨中央」,也總要不厭其煩地強調「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似乎當前在中國還有一個另外的什麼「黨中央」,以資區別,切莫混淆。如此鄭重其事,真是天大的笑話!胡總的每次講話,不管是在國內或是在國際舞臺上,無例外地一律稱之為「重要講話」,哪怕是一次例行的應酬……也許這未必是胡哥的授意,只是下面抬轎者的奉命吹捧。這豈非把「胡哥」淩架在半空,飄飄然,哪裡有一點親切、溫馨和民主的氣質?唉,如此表現,純屬一廂情願,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2006/6/23北京)

轉自《新世紀新聞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特稿】撤訴值得讚賞 更可進一步制止迫害
胡錦濤親自處理劉志華貪污案
美聯社: 質問胡錦濤的指控被撤銷
胡錦濤拍板 北京副市長落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