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移動的部落 台灣舞蹈家以肢體傳承原文化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思嘎亞‧曦谷台北三日電)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舉辦的「原住民的藝想視界|文化系列講座」今天由原住民樂舞紀錄研究與教育推廣團體「原舞者」團長、藝術總監懷劭‧法努司講授「表演」課程,暢談原舞者十五年來,走入部落學習傳統樂舞的心路歷程。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下午在館內地下一樓視聽室舉辦系列講座,這次主題定為「移動的部落|肢體傳承原文化」,懷劭(阿美族)指出,原舞者是由一群長期離開部落的各族原住民年輕人組成的團體,希望透過深入部落從事學習樂舞,向社會大眾提供原住民族多元文化的正確訊息。

他提到,民眾經常以「豐年祭」統稱原住民各族的傳統祭典,但事實上,阿美族的「豐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鄒族的「戰祭」、南鄒族沙阿魯阿族群的「貝神祭」、排灣族古樓部落的「五年祭」,都有各自舉辦祭典儀式的文化脈絡,不全然都是為了「慶豐年」,因此,原舞者進行田野調查及樂舞展演時,會以單一部落為主題,藉此呈現各族群與部落的獨特性。

同時,懷劭也說到,原舞者到部落進行田野調查時,曾經遇到的困境:一九九四年原舞者將賽夏族從未對外公開展演的矮靈祭典以「矮人的叮嚀」為劇碼搬上國家戲劇院前,原舞者到新竹縣五峰鄉大隘社進行田野調查時,必須透過熟悉當地的人類學家胡台麗與矮靈祭主祭朱家長老的協助,才能順利學習總共十五首、三十四節、兩百二十九句歌詞、歷時四個半小時才能唱完的祭歌。

此外,原舞者二零零四年推出的「海的記憶」|阿美族港口部落傳統樂舞,是原舞者與部落青年、長老一同製作的樂舞展演,他說,經過不斷的溝通後,部落副頭目與部落年輕領導幹部也都上台參與演出,使他感到相當欣慰。

然而,身為原舞者創始成員之一的懷劭講課時,也無奈地笑稱自己是原住民最老的「舞男」,因為,他說,現在參與原舞者的年輕人多半有自己的人生規劃,無法長期投入傳承樂舞的工作,是原舞者最大的隱憂。

一九九一年正式創立的原舞者今年以「牽INA 的手」|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祭儀樂舞,獲得二零零六年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演唱獎」、「最佳民族樂曲專輯獎」及「最佳專輯製作人獎」三項入圍肯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