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中央48部委違規 審計風暴揭醜政績工程

【大紀元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道)6月28日,中國國家審計署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再次掀起”審計風暴 ”:在對48個中央部門去年執行預算的審計中,發現違法違規金額55.1億元,財務管理不規範金額658.58億元。該審計報告還揭示了許多政績工程背後的黑幕。海外媒體評論說,“這是明年中共十七大前防止奸官上位的照妖鏡。”

48個中央部委違規55億元

據新華社報道,在《關於2005年度中央預算執行的審計工作報告》中,審計長李金華指出,48個中央部委都存在違法違規行爲。審計共發現違法違規金額55.1億元,財務管理不規範金額658.58億元,這比2004年的違法違規金額8.65億元增長了近6倍。

現年64歲的審計長李金華曾經被中國媒體選爲2004年”年度人物”,因爲他堅持將”審計利劍”指向位高權重的中央部門,從而贏得民衆的喜愛。

BBC解釋說,雖然審計報告公布的數據只是實際情況的冰山一角,“但已足以顯示做假帳、小金庫、貪污挪用公款、資金黑洞等腐敗現象在中國比比皆是。 ”

亞洲時報方德豪評論說,“今年的審計報告重點踢爆中國各地和各中央部委的政績工程,是明年中共十七大前防止奸官上位的照妖鏡。”

文章分析說,如今正是中國政府換届的關鍵時期,無論是中央或地方官員,都希望在這時候拿出亮麗政績,好讓自己步步高升。這次李金華及時把各類政績工程的真面目公諸民衆,正好拆破了中共官僚政績工程的西洋鏡。

青藏鐵路環保評估不合格

以青藏鐵路為例:中國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近期備受其胞弟涉黑涉腐問題困擾,他原本精心策劃青藏鐵路于2006年7月1日試運行,剛好可以趕上十七大換班前的政績考核,以此討好中央,

但審計報告顯示,劉志軍在環境保護的評估方面似乎甚爲馬虎,最少在中央大力提倡的“可持續發展”這一條上,根本不能過關。第一財經日報引述相關調查指出,青藏鐵路破壞當地植物,恢復或需60年。

2004年12月28日,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獲中央電視臺的“2004年十大經濟人物”。李金華曾揭露出政府操控的穀物市場中價值人民幣2140億元的腐敗醜聞。李還啓動了14個專項審計,調查大陸最大的走私案。(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教育官員轉嫁負擔

再以中小學危房改造為例,李金華指出,截至2005年9月底,尚未完成改造748萬平方米,換言之,在原本列入危房的校舍中,約有23%仍在天天威脅著學童的安全。

在已改造的危房中,教育官員爲了製造政績,竟然把本應以省級政府投入爲主的危房改造費用轉嫁到基層和民衆身上。審計發現,8個省(區、市) 190億元中小學危房改造總投入中,中央財政佔25%,省級財政佔22%,市級財政佔4.5%,縣級財政佔17%,鄉鎮及村組織、項目學校佔31.5%。

爲此,1631個鄉鎮4781個項目學校中,鄉、村和學校形成債務總額3.14億元,其中涉及拖欠施工單位工程款2.1億元,佔67%;向教師、村民集資或借款1億元,佔 32%。教育官僚精心策劃的政績工程,就這麽給李金華拆穿了。

農村醫療現狀不佳

爲了討好中央要求解决三農問題的方針,醫療官僚想出了一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虛構故事,審計報告顯示,中西部15個縣(市、區)農民醫療費報銷比例平均只有29.2%,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擁有的醫療設備總值僅佔這些縣(市、區)全部醫療設備總值的 17.7%,且75%的設備超過規定使用年限,73%的鄉鎮衛生院的房屋是危房,鄉村醫院普遍缺乏醫護人員,許多村民因無法及時治療而死去。

高速公路坑害平民

交通系統更是弊案連連,比如,青島市交通局原局長等人在同江至三亞高速公路青島段建設過程中,强行將部分工程項目從已簽定的施工合同中抽出,指定一名臨時工假冒其他公司名義承包,幷按高于市場價40%至200%的價格結算,造成公路建設資金損失2000萬元。

審計報告顯示,有26個項目的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擠占挪用或套取建設資金21.58億元,主要用於招待、會議開支、發放獎金、對外投資或其他項目建設上;有16個項目因勘察設計失誤、違反建設程序等,造成損失浪費或增加投資27.18億元;10個項目因弄虛作假和把關不嚴等原因,多付工程款5.29億元。

報告還指出,交通官僚在土地徵用時不斷坑害平民。有一半的項目未經審批佔用土地或違規多徵土地,2/3項目中,挪用、拖欠和扣减應支付給農民的徵地補償費16.39億元,約佔應支付金額的三分之一。如武漢繞城高速公路東北段徵地1.03萬畝,補償標準爲每畝1.89萬元,但最後落實的補償標準僅爲每畝4800元,共少補償給農民1.45億元,降幅達75%。

投資效益不到預測的60%

在投資效益方面,審計抽查已竣工通車一年以上的20個項目,有14個項目平均實際運營量只有可行性研究報告預測值的60%。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爲爭取立項,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有意高估車流量,誇大預期效益。

如哈爾濱繞城高速公路西段2004年9月通車以來,日平均車流量爲1761輛,僅佔可行性研究報告預測值的13.8%,年收入扣除運營和維護費用後,僅够歸還一個季度的貸款利息。

亞洲時報最後評論說,出現了這麽多問題,審計只能治標,要徹底地從源頭解決這些中國官僚的毛病,以漸進的方式引入政治改革,加入民主的元素,廣開百姓的言路,實在是刻不容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