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中:不要為溫總理叫停央視大樓叫好

秦建中

標籤:

【大紀元6月6日訊】溫總理是否叫停了央視的豪華大樓,還有待考證。當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溫總理贏得了一片叫好聲。

從叫好聲裏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對央視建大樓有許多異議。但是,異議歸異議,建設歸建設,如果央視大樓建得合理,為什麼要叫停這項工程?如果建得不合理,當初為什麼得到批准?

投資百億元的央視大樓能不能開工建設,不能由一個人說了算。如此巨大的投資,不但要有專家們的科學論證,而且還要經有關部門的批准,必要時還得召開人民代表大會進行表決。
總理的職務再高,他也沒有權力叫停一項工程。因為總理的意見只是個人的意見,只要沒有經過程式的表決,任何人的意見都不能成為法律。這是一個社會應該遵循的運行準則,否則,如果一個人就有權決定某一個重大事情,那麼,這個社會一定會出現損害全民利益的錯誤決策。

在封建社會裏,皇帝每天都要批閱大量奏摺,來自全國各地的重大事情都需要他一個親自決斷。皇帝如果英明壑智,老百姓則安居樂業;反之,人民必然遭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於:個人的主觀意志強加於客觀規律,個人的喜怒哀樂代替了大多數人的思考。

直到今天,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習慣於運用法律的遊戲規則辦事。無論大事小事,都寄希望於一個體察民情的青天大老爺。從許多人齊聲為溫總理叫好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重大決策必須納入法律軌道的重要性。

然而,中國的事情就是具有濃鬱的中國特色。法律明令禁止的事情卻暢通無阻,而法律允許的事物卻無法生存。因此,也就有了太多的行政幹預,也就有了眾多的領導批示。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國務院總理的手令有時也是廢紙一張。就這樣,又一個怪圈形成了:越是行政幹預,法律越是軟弱無力;法律越是軟弱無力,越是需要行政幹預。最終有一天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某地拆遷一座廁所,也需要中央領導批示。

總理就是一尊神,也不可能對任何事物都洞若觀火,不可能做到事無巨細。當一個個礦難發生時,你可能看到了溫總理的焦急,但你是否看到製造礦難的官員們躲在牆角裏暗自偷笑?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政治體制改革落後於社會經濟發展。

因此,我們不能為溫總理叫停央視大樓叫好,這件事所折射出的是一個大國總理,在陳舊的體制內為人民做事時的辛酸和無奈。什麼時候人民有了冤情不再找政府了,而去找法院了;什麼時候看不到總理滿世界跑著視察了,該休息就休息,該度假就度假了,我們的社會才是一個成熟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才是一個成熟的國家。

轉自《新世紀》新聞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冀一律師將與央視對簿公堂
將惡搞進行到底!
央視記者透露 權力阻撓真相節目山城滲
寒山:“活僑”與“死僑”--記文革前後的徐四民(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