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雅樂

【樂器巡禮】長笛

長笛是屬於木管樂器家族的一員,造型優雅,音色輕柔透明,溫暖中帶著樸素氣息,繁忙之餘靜聽一曲,能撫慰現代人疲憊的心靈,不但能讓人聯想起一望無際的藍天,也能細緻的表達豐富的情懷。

短笛

長笛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吹管樂器,長約二英尺,在他數千年的歲月中,經過很多的變化和改進,最早的長笛是用禾木科植物的莖做成,而且是直吹的,後來改用木料製造並改為橫吹,不久又發明了在笛管中間部分利用孔的加減來調率,並利用頂端螺旋來糾正不準確的音, 1830年左右,德國人貝恩(Theobald Böhm;1794 -1881)發明了開閉笛孔的裝置後,材質也改用金屬,現在普遍看到的就是由銀和合金做成的,整個管身分為吹口管、身管、尾管三部份。演奏時以手橫持,由吹口吹進氣體,讓管腔內的氣柱自由振動,不須藉助任何簧片,低音域具有甜蜜輕柔的蘆笛音質,中音域透明如歌,高音域嘹亮悅耳。

黑管或稱豎笛、單簧管

在西洋管弦樂隊中,長笛常常擔任旋律或裝飾的角色,而作為獨奏或者室內樂樂器,長笛亦能輕鬆勝任、表現它的獨到之處。如果雙簧管(Oboe)相當於抒情女高音,單簧管(Clarinet)相當於戲劇女高音的話,那長笛就是花腔女高音了,正因為長笛廣闊的音域及豐富多彩的音色,使他在現代管絃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十九世紀以前的作曲家,大多把長笛和小提琴重疊使用;現代作曲家,則盡量讓長笛有單獨表現的機會。莫札特在二十歲時曾經為長笛寫了兩首協奏曲(分別是G大調和D大調);在聖桑的『死之舞蹈』,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組曲』中,以及德佛亞克的『新世界交響曲』中,長笛也都有精采的表現。

長笛的音樂非常多,這裡為大家推薦巴洛克時期ˋ古典時期大師的長笛作品。像是CPE巴哈的D大調長笛協奏曲;維瓦第的C大調為二支長笛的協奏曲;貝多芬的G大調為三支長笛的三重奏;巴哈的b小調第二號組曲;和莫札特的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等,都是至今仍長笛吹奏名家曲目中不可缺少的作品。

朗帕爾的演奏,優美高貴、溫馨而洗練

自從詹姆斯高威出現,長笛有了新的生命,他跨越了古典、流行、電影、廣告配樂等各領域。

國際長笛名家還有Dywer、胡帕德、工藤重典、阿朵裏安、葛拉夫、艾特肯、班奈特等人。

【摘錄】:給長笛器樂學習者的箴言

1.《吹快,要先學會吹慢;要想吹大聲,要先學會吹小聲。自己在練習的時候,每一個樂句都要停下來想一想……滿意嗎?如果滿意了,再練習下一句。不要像看報一樣,草草了事。》—— 小號演奏家:馬可.洛

2.《怕觀眾聽不到你的聲音。他想聽,再小聲都聽得到;不想聽,再大聲也聽不到。》—— 長笛家:高橋真知子

3.《丹田常如空箱,恆似深谷。空箱可儲物,深谷可容水,若有內息,散之於任脈諸穴。》—— 金庸

4. 《不是一座牆,宜軟宜透氣。》-— 畫家李澤藩(李遠晢的父親)

5. 《我認為武術應該絕對自由,解脫一切束縛,決不可故步自封…,武術和人生一樣,是永遠學不完的。…每個人的身材體格都不相同,求勝之道在能找出自己的弱點。一味固守傳統,無非東施笑顰,絕不可能有什麼成就。》-李小龍

6. 我們常講究放鬆,但那是《有意的放鬆》,另一種的壓力隨之而來。如果能把這種《求放鬆》的執著也去掉的話,音色會更有彈性,更豐富。對於樂器的演奏者而言,更高的境界應是 —《無執的放鬆》。 ——作者

學習樂器和學習聽音樂更像一種近於修煉的人生態度,《放鬆》、《無執》,《無求》,對欣賞者和學習者ˋ演奏者而言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