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核子爭論關鍵在於美伊各自立場是否軟化

【大紀元6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美國在五月三十一日表示願意與伊朗直接談判它引起爭議的核子計畫,次日又與俄羅斯、中國和英、法、德三國就鼓勵伊朗參與談判的誘因方案達成協議,此一方案已在六日送交伊朗。但是雙方是否真能展開談判解決爭論,關鍵仍在美國與伊朗各自堅持的立場是否軟化。

歐洲聯盟外交政策主管索拉納轉交伊朗的方案,提出鼓勵德黑蘭停止濃縮鈾的一系列誘因:承諾支持民用核能,提供輕水核子反應爐和所需的濃縮鈾燃料;美國將解除銷售美製飛機零件給伊朗的限制並提供農業科技、支持伊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伊朗外交部長莫塔基的初步反應是,德黑蘭不會「放棄」濃縮鈾的「固有權利」。伊朗核子談判代表拉里加尼表示,方案內容有些「含混之處」,但是伊朗會在研究後作出回應。

美國的作法被解讀為對伊朗的政策轉變,因為自一九七九年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以來,華府一直避免與伊朗直接公開談判。宣布有條件與伊朗談判被認為是華府設法在陷入僵局的外交情勢中奪回主動權的作法。

若干分析家表示,美國採取新主動是受到伊朗總統艾馬丹加五月致函布希總統的影響。儘管布希政府聲稱那封信在核子問題上「了無新意」,華府也許認為艾馬丹加提出的「新解決辦法」值得探索。

但是其他專家斷定,採取此一主動是由於華府覺得,在考慮任何軍事行動前必須在外交上再努力一次。

如果伊朗最後不作正面的回應,美國與歐洲聯盟會希望透過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威脅制裁,但是俄羅斯與中國迄今不願走上這條道路。安理會若無法對如何處置伊朗達成任何協議,美國及其盟邦也許會片面制裁伊朗。

至於美國與歐洲盟邦針對伊朗提出的安理會決議案,俄羅斯與中國也以它將導致對抗為由而未接受,有關各方仍在討論中。

伊朗在四月十一日首次宣布它已成功的將鈾濃縮到百分之三點五,隨後即拒絕作任何退讓。這種濃縮鈾足以作為核能燃料,但是遠不及製造核子彈需要濃縮到百分之八、九十的程度。

國際原子能總署四月二十八日向安理會報告說,伊朗並未遵守限令它中止濃縮鈾活動的要求。

根據禁止核子擴散條約,簽約國有權在原能總署監督下,以民用核能濃縮鈾作為燃料。伊朗堅稱,它只是在做獲准的事,也不會利用這種科技製造核子彈。

然而,西方大國擔心,即使德黑蘭現在無意擁有核子武器,但是它希望秘密發展核武或是製造核武。西方國家表示,曾隱瞞濃縮計畫十八年的伊朗不可信。

美國情報首長尼格羅龐提指出,伊朗「似已決心發展核武」,也許在十年內即可擁有一枚核子彈。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估計,伊朗可能在三、五年到十五年內製造核子彈,端視其能力和意圖而定。

伊朗可能會同意進行談判,雖然它的初步反應是可以接受談判,但不接受中止濃縮鈾的要求。如果德黑蘭繼續採取此一立場,就不會有談判。

在另一方面,伊朗的濃縮鈾計畫已達到生產核能燃料的程度,下一階段需要大批離心機同時運轉,因此目前也許是暫停濃縮鈾的適當時機。

伊朗曾在與英、法、德三國談判期間中止濃縮鈾活動,因此已有例在先。但這並不代表德黑蘭會願意完全放棄濃縮鈾計畫。

美國布蘭岱爾大學中東研究中心最近發表的伊朗基本立場研究報告指出,伊朗中止濃縮鈾與歐洲三國談判的行動是蓄意拖延對抗,並爭取時間完成技術工作。

報告的作者克恩說,伊朗前任核子談判代表羅哈尼二零零四年底的一項演說,「印證部分西方專家認為伊朗與歐洲聯盟談判的主要目標就是爭取時間的看法」。

克恩表示:「羅哈尼證實伊朗是利用談判的寧靜氣氛作為它繼續推動核子計畫的煙幕。」

有趣的是,羅哈尼的說法與歐洲談判代表的看法幾乎完全相反,後者宣稱他們與伊朗的談判已減緩德黑蘭的核子計畫。

最近呼籲美國直接與伊朗談判的前任柯林頓政府中東和談協調官羅斯指出,美國堅持伊朗中止濃縮鈾活動,將是談判的絆腳石。華府必須重新採取主動,這會迫使伊朗「仔細考慮下一步行動」。

但是羅斯又說,談判未必會導致伊朗核子問題的解決辦法。他認為將來有出現兩種情況的可能,其一是布希總統不希望卸任時他指稱的「邪惡軸心」國家之一發展出核武能力,那意味美國可能採取軍事行動。

在另一種情況下,體認到自己在國內的聲望低落,攻擊伊朗將會造成混亂,布希可能把伊朗問題留給下任總統去傷腦筋。

相關新聞
李家同:兩岸競爭,別輸了國際觀和創意
李家同:一定要重視機械和化工產業
李家同:兇殺案是大環境必然的結果
李家同:為何美國一再發生校園槍殺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