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哈談判再遭挫敗但WTO會員國不輕言放棄

標籤:

【大紀元7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一日專電)世界貿易組織WTO「杜哈回合」再遭嚴重挫敗,在確定沒有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後,WTO今天決定結束本周的努力,會員國雖未放棄今年完成談判的目標,但杜哈回合前途已蒙上陰影。

WTO會員國本周對杜哈回合進行決定性努力,美國、歐盟等六十個會員國的貿易及農業部長投入談判,但兩天的密集會議後,各方不但無法達成協議,甚至拒絕縮短差距,美國、歐盟、巴西、印度、澳洲及日本六個核心會員國 (G6)昨天深夜決定,沒有必要繼續談判。

農業及「非農產品市場進入(NAMA)」的「談判模式」是杜哈回合的關鍵所在,WTO原期望在本周談判中能達成協議,順利完成年底完成杜哈回合的目標。WTO秘書長拉米一再警告,如本周談判不能有具體進展,WTO將面對危機。

美國貿易代表史瓦布上午在記者會表示,美國在去年十月針對農業及NAMA談判提出最積極、進取的方案,但迄今沒有看到相對回應。

歐盟在談判中曾表示願調整立場,在農產品市場開放上,朝二十國集團(G20)的方案靠近,但史瓦布表示,敏感性產品、特殊產品及特別防衛措施的彈性,已構成市場開放承諾的漏洞,即使歐盟採取G20的百分之五十二關稅減讓公式,如加上敏感性產品彈性,實際削減幅度只有百分之四十,完全沒有改善農產市場開放。

歐盟及G20等則堅持美國必須進一步降低扭曲市場的農業補貼,但美國回應,市場進入是促進農產品流動的關鍵,也是開發中國家真正利益所在,美國一定要看到其它會員國在這方面有所行動。

巴西與印度強烈指出,杜哈回合是農業、發展回合,富有的已開發國家對整個回合須承擔更大的責任。低度開發國家集團協調人尚比亞貿易部長帕泰指控,已開發國家無視落後國家是「不道德、羞恥的」。

儘管談判破裂,沒有任何會員國公開放棄杜哈回合,史瓦布、巴西外長阿莫林都強調,他們仍承諾完成杜哈回合的目標。

阿莫林說,目前只是暫時中止談判,他對未來仍是相當樂觀。

一般認為,七月底應是完成談判模式的最後期限,拉米將決定是否在七月底前重開談判,但許多專家懷疑,除非在未來三周有具體進展,否則實在沒有必要請各國部長重返日內瓦。

WTO目前正在進行有三十個會員國代表參與的「密室會議」,然後舉行所有會員國出席的貿易談判委員會議,拉米屆時將決定未來的計畫。

相關新聞
美歐下週高峰會 布什敦促突破多哈回合談判
經貿小辭典: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
WTO首次檢驗台灣貿易政策
WTO貿易檢討  台灣報告未觸及兩岸經貿議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