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科技政策中心研擬新世代淨碳技術及酒精汽油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七日電)全球能源價格飆漲,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評估台灣新能源產業的長期發展利基,以及自然環境的潛能後,目前正進行「國家級能源科技發展計畫」,初步鎖定「酒精汽油」、「淨碳技術」為兩大重點發展項目。

全球能源價格飆漲,大多數國家已經支持的「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16日生效,使得能源議題自1973年石油危機後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台灣的進口能源依存度近100%,2004年花費新台幣7302億元進口能源,能源價格的負擔直接影響GDP成長率,更加凸顯自主能源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台灣的製造業能力全球首屈一指,但能源結構重度依賴煤、油等化石燃料,年排放二氧化碳已達2.7億公噸,且不斷攀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導致的氣候變遷效應,已造成炎夏、豪雨、巨颱等氣候災難。

科技政策中心能源議題顧問湯俊彥表示,科技政策中心2005年協助國科會成立「能源計畫辦公室」,執行「行政院能源政策及科技發展指導小組」的幕僚工作,進行能源相關議題的跨部會協調,並協助國科會規劃研擬「國家級能源科技發展計畫」。

根據全國能源會議的規劃,台灣2004年到2025年的能源結構有巨大的變化,石油要從51%降到30%,煤要從32.5%升到41%,天然氣從8%升到19%,核能要從7.5%降到3%,明顯煤的用量大增,石油用量大減,但燒煤生產能源所附加的大量二氧化碳減量,將成為台灣能源科技首要研發的重點。

湯俊彥指出,政策研究中心已經規劃「淨碳科技發展策略」,已完成技術分類架構,提高經濟部、工研院及台電公司等相關單位對此項技術的關注與重視。策略中建議生產二氧化碳最多的能源部門 (60%)、工業部門(21%)、運輸部門 (14%)成為首要淨碳技術的對象。

湯俊彥說,能源部門與工業部門合計佔了每年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1%,因此必需使用淨碳技術開發再生能源發電;運輸部門使用生質燃料取代石油和柴油、氫燃料電池的運輸工具。淨碳技術最大的好處是降低碳的含量並不限於燒煤所產生,農業廢棄物亦會產生,待淨碳後汽化純淨,可重組為氫氣來製造氫燃料電池。

另外在酒精汽油的政策推動上,初步研議2010年全面實施E3(97%的汽油、3%的酒精)酒精汽油,估計初步可創造75億元產值,每年降低63.5萬噸二氧化碳,以每噸100美元減量成本計算,相當於新台幣20.6億元的減量成本,這項規劃內容已受行政院重視,由政務委員何美玥主導推動相關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