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亟需提高參與WTO多邊談判層次與強度

標籤:

【大紀元7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特稿)前總統李登輝認為,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之後,沒有好好利用WTO的條件,從台灣參與WTO「杜哈回合」談判的強度與層次分析,李登輝的觀察反映了事實與問題所在。

根據WTO秘書處的台灣貿易政策檢討報告,以及台灣的政府報告,台灣都是積極參與並支持杜哈回合的談判及目標。台灣更強調,透過參與「所有關鍵」談判會議及許多提案與建議,台灣對不同談判議題的立場已充分表達及被瞭解。

但台灣在WTO參與多邊談判的熱度與層次隨著加入時間,已有逐漸降低的跡象,值得警惕與檢討。

最近的例子就是昨天以失敗收場的WTO部長級談判。據非正式統計,至少有六十個會員國的貿易與農業部長,參加了農業及「非農產品市場進入 (NAMA)」的談判,但台北只有一名科長級官員為此到日內瓦,完全責成駐WTO代表團負責。

無論談判成功與否,或台灣貿易利益是否受到任何影響,但當多數WTO會員國積極投入談判時,第十六大貿易國的首都官員幾乎是「零參與」,台灣參與WTO多邊機制的運作模式已出現落差。

在WTO秘書長拉米主導下,杜哈談判重心已轉移到日內瓦,也就是所謂的「日內瓦程序 (GENEVA PROCESS)」。在重要談判中,通常為三層環節:美國、歐盟、巴西、印度、澳洲及日本形成的六國集團(G6)為核心;其次是約三十個具有代表性會員國組成的 「密室會議(GREEN ROOM)」;最外環為凸顯透明化與包容性、全體會員國出席的貿易談判委員會議 (TNC)。

據了解,台灣多次向秘書長表明希望參與密室會議,但都遭到婉拒,導致台灣部長級官員不願到日內瓦,以免出現無法進入會議室的窘局。

另一方面,加入WTO四年多來,台灣的部長級或決策資深官員從未親身參與日內瓦程序,在本身熱忱不高,又面對阻力的惡性循環之下,台灣參與的層級與強度逐漸低落。

打進談判核心,除了本身的經貿實力外,更需要對談判有具體影響與貢獻。如歐盟利用本周談判中,召集了服務業談判非正式部長會議,台灣駐WTO常任代表林義夫也受邀與會,與歐盟貿易執委曼德森、美國貿易代表史瓦布等重量級會員國部長,有直接互動機會,就反映台灣參與服務業談判的努力與貢獻獲得認同,並取得出席高階會議的管道。

另一方面,杜哈回合也顯示了,台灣不但國際貿易法律專家不足,更欠缺有實務談判經驗的高層官員,間接阻擾了台灣參與WTO事務的層級。

拉米在談判失敗後表示,如杜哈回合無法如期完成,國際貿易體系可能從多邊轉向雙邊,將不利於開發中國家貿易利益,這正是WTO全力扭轉、避免的發展。

以台灣目前的處境,爭取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FTA)仍存在政治障礙,透過WTO多邊機制維護、提升台灣經貿利易,應是優先選擇方案,這也應是台灣經過十二年努力,加入WTO的最高目標,但唯有透過積極、有效的參與才能達成。

相關新聞
WTO首次檢驗台灣貿易政策
WTO貿易檢討  台灣報告未觸及兩岸經貿議題
WTO貿易政策檢討報告台灣不用中華台北簡稱
WTO展開台灣貿易政策檢討 兩岸經貿為焦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