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黎交戰 衝擊中東均勢 牽動世界格局

【大紀元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宇心綜合報導)上週,黎巴嫩真主黨潛入以色列境內打死3名以軍士兵、並俘獲兩名士兵之後,引發了最新黎以衝突。以黎連日來激烈交戰,這場戰事可能將重新界定中東地區力量均勢。中東地處東西方戰略要衝、掌握世界石油命脈,戰事導致國際油價上張,牽動全球政經格局。

以色利摧毀50%真主黨軍力
  
7月12日開戰以來,以軍地空兩面連續打擊黎巴嫩境內真主黨游擊隊目標,而真主黨民兵向以色利北部海法等城市發射了數百枚火箭。目前,黎巴嫩有3百多人喪生,50萬人流離失所,以色列有30人喪生。與此同時,各國加速撤僑行動。
  
以色列估計,連日的攻擊已經摧毀了50%真主黨的軍事能力。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表示,將按需要繼續攻擊黎巴嫩,直到兩名士兵獲得釋放。以色列國防部長佩雷茨7月20日警告說,以色列無意征服黎巴嫩,但如有必要,以色列將會在黎巴嫩發動大規模地面作戰。
  
另一方面,以軍20日繼續對加沙地帶進行延續了三個星期的襲擊。奧爾默特總理誓言,以色列將與巴勒斯坦人戰鬥到恐怖活動停止為止。到目前為止,以色列為營救人質而採取的「夏雨行動」,至少造成87名巴人與1名以軍士兵喪生。
  
黎巴嫩總理辛紐拉呼籲以色利與真主黨游擊隊立即停火。以色列表示,除非真主黨釋回綁架的兩名以軍,並遵照聯合國1559號決議,由黎巴嫩派政府軍隊到黎巴嫩南部負責邊界的安全,以色列才會停火。

真主黨受敘利亞和伊朗支持
  
真主黨是由黎巴嫩什葉派穆斯林組成,受敘利亞和伊朗支持的一個勢力強大的政治和軍事組織。2000年5月,以色列從南黎巴嫩撤軍。真主黨民兵宣告抗以勝利,使得真主黨在黎巴嫩民眾間聲望大振。如今,真主黨在黎巴嫩議會有很多席位,並佔有2個內閣部長職位。
  
鑒於以色列早已撤軍、敘利亞也已撤軍,以及黎巴嫩民選政府執政,聯合國於2004年通過1559號決議,要求真主黨的軍事力量解除武裝,把安全事務交給黎巴嫩政府軍警。不過,真主黨拒絕執行聯合國決議,在以色列撤軍後繼續活躍在黎以邊界一帶,與以軍經常發生小規模摩擦。
  
真主黨長期被形容為敘利亞實現在中東地區利益的一張牌。去年,黎巴嫩人在前總理哈里裡涉嫌被敘利亞暗殺後,爆發大規模反敘利亞抗議示威;國際間壓力最重迫使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真主黨武裝一躍成為黎巴能境內最大的軍事力量。
  
中東國家認為,由什葉派掌權的伊朗明顯企圖藉由以黎交火,把勢力伸進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在上週兩名以色列士兵遭真主黨綁架後,沙特阿拉伯就曾罕見地發表直率聲明,譴責黎巴嫩真主黨及其幕後主使者,暗示對敘利亞及伊朗的不滿。

以黎衝突重定中東力量均勢

近幾個月來,包括由強硬派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統治的伊朗總統、伊拉克境內的部份什葉派陣營、由什葉派分離組織阿拉維教派統治的敘利亞、什葉派組織真主黨,以及哈馬斯組織位於大馬士革分支所共同組織的反西方聯盟已經逐漸成形。
  
約旦國王阿布杜拉早在2004年12月就曾稱此一新興聯盟為「什葉派新月」,此語雖引起德黑蘭當局震怒,但也反映出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對伊朗企圖成為能與以色列抗衡的區域超級強權之野心感到恐懼。受聯盟關係的鼓舞,伊朗與敘利亞都拒絕向西方國家在數項議題讓步。
  
伊朗和敘利亞已將真主黨扶持為代理武力,以便在未來和以色列對決。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7月19日表示,黎巴嫩真主黨武裝組織攻擊以色列崗哨,俘虜以色列士兵,只是為了轉移世界各國逼迫伊朗停止發展核子計劃的注意焦點。
  
黎巴嫩和以色列發生軍事衝突後,伊朗政府曾表示,希望兩國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爭端。但與黎巴嫩真主黨關係密切的伊朗真主黨發表聲明,威脅將對美國和以色列在世界各地的目標發動襲擊。目前他們正在等待伊朗最高領袖下達行動命令。
  
日前黎巴嫩真主黨用以攻擊以色列驅逐艦的就是伊朗改良的中國造雷達制導「蠶式」導彈。以色列希望藉由清除真主黨在該地區的火箭,不僅能夠保護以國北部的安全,而且也能削弱伊朗和敘利亞的一個戰略馬前卒。
  
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連日來激烈交鋒造成慘痛傷亡,但這場戰事並非僅是對立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兩大宿敵間的區域性衝突,更有可能重新界定中東地區的力量均勢﹐進而影響世界格局。

國際譴責真主黨 呼籲停火

美國政府持續支持以色列對黎巴嫩的攻擊行動,美國強調國際社會基本上一致認為真主黨是引發衝突的罪魁禍首。美國表示,只有在造成衝突的根源─真主黨被壓制後,和平才有可能。白宮19日表示,以色列繼續享有國際社會支持它對真主黨採取軍事行動,而美國國務卿萊斯也與阿拉伯盟國展開密集會談。
  
美國指控敘利亞和伊朗支持真主黨。美國總統布什指控敘利亞試圖藉著支持真主黨重回黎巴嫩,他說,「造成目前不穩定的根源是恐怖主義,以及恐怖份子攻擊民主國家;這些恐怖攻擊部份受到像是敘利亞和伊朗這樣的國家鼓舞」。
  
美國認為以色列在黎巴嫩對真主黨所發動的軍事攻擊,和華盛頓正在進行中的反恐戰爭有關聯。白宮發言人史諾表示,真主黨接受伊朗資助並受到敘利亞保護。這的確具有反恐戰爭的特點。就那個意義而言,事實上是反恐戰爭的一部份。
  
聯合國安理會7月20日開會討論這場危機,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會議上譴責真主黨引起以色列和黎巴嫩衝突,抨擊真主黨把黎巴嫩全國當作人質,同時呼籲以色列、黎巴嫩立即停火。
  
國際社會紛紛呼籲以色列和真主黨停火,英國首相布萊爾與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呼籲派遣國際維和部隊進入黎境。聯合國、歐盟、俄國代表訪問貝魯特,歐盟緊急援助黎巴嫩1千萬歐元,並警告如果戰鬥持續下去,黎巴嫩將發生人道「大災難」。羅馬天主教皇本篤十六世也呼籲停火,同時確定星期天為和平禱告日。
  
與此同時,各國加快了在黎巴嫩的撤僑行動。美國派遣5艘軍艦隻前往黎巴嫩外海協助撤離美國公民,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貝魯特附近的海灘登陸,協助數千名美國人撤離。這是美軍在22年前撤出黎巴嫩後首次返回當地。
  
中國也組織中方人員撤出黎巴嫩,黎巴嫩有中國公民67人。19日大約1800名加拿大人乘坐救援船離開黎巴嫩,加拿大總理哈柏前往塞浦路斯探望撤離的加拿大公民。歐洲和其他國家的政府包租的船隻也都搭載著外國人離開黎巴嫩。

國際油價上漲 本週回軟

中東擁有世界30%的原油供應量和60%的石油資源,世界原油期貨市場在以黎衝突後就一直在高位徘徊。原油價格在上週五達到的每桶78.10美元,但本週油價回軟。美國能源部公佈最新庫存數據顯示汽油庫存增加量高於預期後,19日油價隨告滑落,紐約原油8月交貨價創下6月底以來最低的71.65美元,20日,8月交貨價回升到每桶72.66美元,9月交貨價上漲38美分達75.15美元。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伯南克19日預料美國經濟持續增長,核心通脹將會放緩,但處於歷史新高的油價仍可能使得通貨膨脹更為嚴重。市場憧憬美國加息週期接近尾聲,20日帶動亞太區股市全面造好。而中東國家股市近來走勢疲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小銀盒子
民調:大多數美國民眾反對美介入中東衝突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譴責真主黨
打擊真主黨 美運作維和部隊赴黎巴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