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柏林看孔子學院的經營與挑戰

搶攻華文學習市場海內外連線報導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7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特稿)今年四月才成立的柏林自由大學孔子學院,運作至今正好滿三個月,然而實際經營上卻面臨許多挑戰,是否能有效推廣漢語與中國文化,考驗主事者的決心與能力。

透過跨國的校際合作,德國柏林、紐倫堡、海德堡、法蘭克福、杜塞道夫、漢堡、來比錫等七所歷史悠久的知名學府,今年內也將陸續在校園內成立孔子學院。

從柏林市中心往西南方向搭捷運大約半小時的車程,就可抵達達連區(Dahlem)綠葉成蔭的自由大學校區,德國有史以來第一所孔子學院,就坐落在校園古色古香的一棟百年紅磚建築裡。執行主任余德美(DagmarYue-Dembski)表示,和德國的歌德學院不同,孔子學院的運作完全建立在校際的學術合作關係,例如自由大學的對等夥伴北京大學,雙方合作最早可回溯到一九八一年。

柏林孔子學院和目前世界上其他八十幾所孔子學院一樣,都是由「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漢辦)出資,合作夥伴北京大學提供一位專業的漢語師資和教本,自由大學校方則免費提供場地佈置教室和圖書館,並由漢學系教授羅梅君(MechthildLeutner)和北大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副院長李曉琪每年輪流出任院長。

儘管出錢的是中國政府,不過光從經營模式來看,除了語言課學生必須學習中國的簡化字和漢語拼音、使用中方提供的教材外,每一所孔子學院的運作其實具有相當的彈性,這點可從柏林孔子學院的課程和活動規劃看出。

余德美指出,只要每年的預算不超出漢辦提供的八萬歐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萬元),德方其實可以針對在地的需求自由規劃課程和活動。開辦才三個月,柏林孔子學院目前的課程可說已經包羅萬象,除了語言課外還開辦國畫和書法班,並定期舉行講座,邀請學有專精的德國學者針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政經和傳統醫學進行專題演講。八月底還將展出一位在天津擔任客座教授的德國藝術家所繪的油畫,標題是「越過長城」。

余德美說,不論在紐約、馬來西亞、還是非洲,全世界每一所孔子學院獲得的經費其實都一樣,但是在地每一所大學的資源和條件差別卻很大,各院只好各顯神通,因地制宜規劃出不同的課程。以柏林為例,本地的高等學府、市民學苑、高中、乃至私人的語言學校都有開班傳授漢語,全都是孔子學院的競爭者,因此柏林孔子學院將目標定位在文化傳承,希望從更深入的哲學和人生觀入門,讓德國人真正了解中國文化。

她舉例說,一般德國人對中國的認識相當膚淺,柏林孔子學院的宗旨就是希望能構築東西文化間的橋樑,讓西方人透過陰陽理論理解傳統中醫,了解氣功不只是體操、中國人天天吃的食物也不是只有德國路邊攤常見的炒麵和甜酸雞而已,打破這些常見的誤解和迷思。

許多觀察家認為,中國利用當下全世界學習中文的熱潮,普設孔子學院發揮政經與文化影響力,不過實際上孔子學院還在初創的階段,未來發展還有很多變數。以資金為例,漢辦規劃只撥前三年的款項,接下來孔子學院就必須自籌經費,讓許多主事者感到相當頭痛。孔子學院目前的規模和成效,畢竟和德國在全球設立包括台北德國文化中心在內的一百二十八所歌德學院,每年將兩億八千萬歐元的預算直接編列在外交部、大手筆拓展文化外交無法相比。

余德美坦承,現在中國一心一意只想多成立幾所孔子學院,看在錢和名的份上,德國很多大學的漢學系也爭先恐後申請,卻沒有考慮三年後該怎麼辦。不像南部紐倫堡的孔子學院和在中國投資的西門子集團總部有地緣之便,或漢堡利用和上海的姊妹市關係,比較容易獲得補助,在柏林要找到金主非常困難。因此,柏林孔子學院計畫在十一月舉辦中德經濟研討會,希望能藉機找到企業奧援。

回歸孔子學院的本業漢語教學,余德美也有話要說。她說,中國提供的教材過於死板,對話千篇一律,德國學生一開始光練字和學拼音,馬上就會失去興趣;而且課本只有中英文對照,沒有考慮到德文讀者的需要。

她說,就像孩子模仿父母說話牙牙學語一樣,學外文應該從聽和說開始,孔子學院未來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要發展出一套適合德國人的漢語教學法。

相關新聞
【傳統文化】子路強詞奪理
德媒:德情報單位助以營救兩名被俘士兵
伊朗總統親自致函  德國總理梅克爾不領情
德外長前往中東化解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