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南縣古蹟白河大仙寺 遊關子嶺必到之處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三日電)位於台南縣白河鎮枕頭山麓、關子嶺群山尾閭的大仙寺,殿宇美侖美奐,環境清幽雅潔,主奉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藥師佛與阿彌陀佛。與相距不遠的另一座古蹟碧雲寺互相輝映,成為到關子嶺泡湯賞景遊客必到之處。

大仙寺總面積約六十餘公頃,俗稱「大仙巖」或「舊巖」相傳為清初福建高僧參徹禪師所創,創建始末有兩種不同說法。

一說為清康熙四十年(西元一七0一年)參徹禪師自福建鼓山親奉「觀世音菩薩」神尊渡海來台,行至白河鎮仙草埔時,見此地風光明媚,暫將神尊安置於大樹下的石頭上,不料神像卻再怎麼請也請不動。

參徹禪師於是親自闢山斬棘,並誦經說法勸化附近善信,結廬建寺供奉神像。

另一說法為參徹禪師受鄭成功參軍陳永華之請,渡海來台講授佛理,因行經關子嶺,見此地山明水秀,有意結廬定居。

康熙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一九年),自台南縣六甲赤山龍湖巖迎請「觀世音菩薩」來此奉祀,誦經說法,守戒甚嚴,深獲鄉民敬仰,故集資建廟。

一九一五年時,仿日本奈良大佛寺改建寺內大雄寶殿,費時十年完工,整體建築以日本佛寺外貌為表,中國寺廟建築為體,為國內兩座保有日式屋頂構造的寺廟之一。

大雄寶殿內的彩繪作品細緻富變化,由彩繪名家李漢卿於一九七三年繪製,表現傳統水墨畫高度技巧;殿內通樑上隨處可見的擂金畫,以金箔、金粉繪製花鳥、人物,亦皆出自李漢卿之手。

木構工程為北部漳派首席匠師陳應彬,及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師採「對場」方式施工,建築融合漳泉兩派特色。

大仙寺位於關子嶺溫泉風景區,與相距不遠的碧雲寺齊名;相傳大仙寺為「仙人拋網」靈穴,俗稱「舊巖」,碧雲寺為「半壁吊燈火」靈穴,俗稱「新巖」,兩地一氣相連,靈光互映。

大仙寺殿後山林古木參天,到處置有石椅石桌供遊人小憩,成為關子嶺風景區內另一處登山健行的好去處,中午時分還可以在寺內進食大鍋素菜,吃起來頗有味道。

前往大仙寺可由國道三號白河交流道往關子嶺方向行進,至仙草埔右轉約一公里即可到達,建議遊客規畫兩天一夜行程,夜宿關子嶺溫泉區或白河地區民宿,可順道走訪水火同源洞、嶺頂公園、紅葉公園等景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