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裁判談世界盃賽「假摔」與「錯判」

標籤:

【大紀元7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熔石綜合報導)據大陸媒體報導,因年屆45歲卸掉「國際裁判」頭銜的中國裁判陸俊,仍表現出對德國世界盃裁判工作的關注。他認為,詐傷和假摔技術成為挑戰裁判權威的一大問題。

法國隊沒被「錯判」擊倒

在巴西隊與法國隊的比賽中。陸俊認為西班牙籍主裁判坎塔萊霍至少有三次對法國隊不利的錯判。陸俊所指的三處錯判是:上半場約45分鐘時,維埃拉單刀逼近巴西球門時,被胡安鏟倒,後者得了張黃牌而非應得的紅牌;亨利射門時,在禁區的羅納爾多躍起,故意以手擋球,未判點球;比賽結束前,羅納爾多帶球突破圖拉姆後在大禁區前佯裝摔倒,結果裁判卻給了圖拉姆黃牌警告。

儘管遇到了不公的判決,但法國隊依舊將平靜的心態保持到最後一刻。陸俊認為,這顯示出這支球隊的大氣與成熟,「裁判有愧他們,但老天沒有虧待他們。」

「假摔」問題日益突出

儘管國際足聯在規則上增加了對假摔的判罰,但這項「偽技術」已經越來越受到各隊的重視,並成為了賽場上挑戰裁判權威的一個突出問題。陸俊提到了西班牙籍裁判坎塔萊霍執裁的意大利同澳洲之戰最後所判的那個點球簡直是「『假摔』技術的勝利」。陸俊說:「那個球假摔成分十分明顯,我後來跟國內外的同行探討此事,有90%的人都認同我的看法。」

儘管電視技術越來越發達,但是經過針對性訓練的「假摔」技術也在不斷提高,這對裁判執法形成了莫大的挑戰。

裁判體制嚴重滯後

曾執裁過2002年世界盃的陸俊毫不隱諱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這屆世界盃錯判、漏判明顯高於上屆!」他認為,錯漏判增多受三大因素影響:首先,裁判隊伍的新老交替,在科裡納、達拉斯等一批富有經驗的裁判退休後,年輕裁判員在經驗上還存在著缺失;其次,高科技手段的介入使觀眾可以多角度瞭解場上的每個細節,這使得錯漏判問題無形中被放大了許多;再者,裁判員運作體制遠遠滯後於足球的職業化體制。他表示:「現在的國際裁判運作軌跡遵循的是一條業餘軌道,裁判隊伍的培養沒能納入一條跟職業化足球相匹配的體制,在短期的大賽中如何適應新規則、新科技,對大家無疑是一大挑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國男子不滿嘈吵槍擊球迷
世界盃強隊交鋒宿命延續
中國足球迷的美麗與哀愁
世足 比利大預言 德葡搶金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