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研院新院士夏志清談讀書談文藝談寫作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特稿)在西方漢學界備受推崇的夏志清教授以最高票當選中央研究院新院士。紐約時間六日上午在台北的王德威教授電話告知這個好消息,夏志清當然相當興奮,不過,榮耀歸榮耀,他並沒有讓生活中的波瀾改變早已為自己安排的文藝節目。

在紐約見過夏志清的人都會感受他的隨和與風趣。他在學界早己享有盛名,八五高齡當選中研院院士,其實是遲來的榮耀。記者約好到他在哥倫比亞大學附近的寓所訪談。對於當選院士,夏志清謙虛的表示是王德威的推舉,兩個小時的訪談,他最感興趣的還是談讀書、談文藝和談寫作,還有最近出版的新書。

夏志清在一九六一年到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之前即以英文著作「中國現代小說史」奠定在西方漢學界的地位。這本由耶魯大學出版的書是歐美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之作。七零年代以降,除了文學評論,夏志清也發表過許多雋永的散文。他說,大學時代學的是英國文學,,而寫作是先從英文開始。畢生用功極深,他大量閱讀中國文學名著,所以中文寫作流暢,文字精煉,絕不流俗。

一九九一年自哥倫比亞大學退休之後,夏志清發現自己患有心臟病,所以讀書治學的努力必須放慢,少有新作。最近兩年,他感覺健康情況好轉。在王德威及劉紹銘教授敦促下,他整理發表過的學術文章及散文,先編校了十六篇已發表過的英文學術文章,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一部五百三十頁的專集「夏志清論評中國文學」(C.T. Hsia on Chinese Literature, 2004);接著又為香港天地圖書公司編輯了一冊以「談文藝。憶師友」為正標題的「夏志清自選集」。

「談文藝。憶師友」有關文藝的文章選錄了九篇,其中「勸學篇」、「人的文學」、「外行談平劇」、「曹禺訪哥大紀實」和「真正的豪傑們」是中國文學和戲劇篇,「 A .赫胥黎」、「文學雜談」、「羅素與艾略特夫婦」、「談談卡萊葛倫」是英美大師篇;憶師友部份就集了追念其兄長夏濟安、陳世驤、張愛玲的悼文及推介宋淇和何懷碩的文章。讀過夏志清這本自選集的序 — 「先談我自己」,多少可以了解到他一生治學的認真及興趣的廣泛。

在西方漢學界備受推崇的夏志清教授以最高票當選中央研究院新院士。他翻閱最近出版的新書「談文藝.憶師友」。//中央社

被尊為「在中國文學批評領域有開創性地位」的夏志清,談到文藝創作和讀書,多少有點「現在看書的人愈來愈少,沒有讀者,就沒有詩人」及「大作家缺乏,一些現代主義作家缺乏仔細求證的自我要求」的喟嘆。他期許年輕一代要學習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他也說,寫作至少要流暢,難字不用,要讓人讀得下去。

學者的家,處處都是書。夏志清隨手拿起一本書,翻到一篇文章,即可侃侃而談。西洋古典文學浸潤深厚,他尊崇亞里斯多德,更醉心莎士比亞。由夏志清的好學不倦,可以領會到為什麼文學的追求能讓人「衣帶漸寬終不悔」。

退休多年的夏教授仍興致勃勃。他說,看老電影是興趣之一,而紐約重映舊片的小戲院不少,所以經常能欣賞幾十年前的經典名片。

兩小時的訪談,似乎話題都未觸及「當選新院士的榮耀」。夏志清最感興趣的是談讀書、談文藝和談寫作,最關心的則是記者聽得懂他談些什麼,不要寫錯。

相關新聞
中研院研究突破 沙漠雪地淹水區種稻指日可待
伍焜玉 接掌國衛院
歌仔戲小生黃香蓮與中研院院士吳成文好事近
中研院與5年500億12大學合作送學生出國進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